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外国大学生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教案

(2012-01-13 19:18:50)
标签:

杂谈

思政08—1班      吴欣    13号   2012年1月6日

向外国大学生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教案

一、   教材简析

《中国饮食文化》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国文化通论》之第二编《物质文化》的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着种种饮食习俗和饮食礼仪,反映了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向外国大学生介绍中国饮食文化有益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不同饮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从而对丰富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章主要从五个方面讲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深化对中国饮食观念的理解这两个问题。

二、   学情分析

作为教学设计的对象,在备课过程中是不能忽视学生的。我们要注意外国学生处于外国的生长环境中,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基础比较薄弱,要以中西文化的差异为突破口,向他们介绍中国饮食文化,让他们在感受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精神。

三、   教学目标

1、 情意目标:在感受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树立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共同发展的情感。

2、能力目标:在学习和比较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中提高分析能力和培养系统学习的习惯。

3、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懂得从饮食意义,烹饪过程,菜品形式和名称,饮食习惯,饮食方式这五个方面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进而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为重点,中国饮食文化反映着一定的饮食观念为难点。

五、   教法选择

选择原理性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六、      板书设计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国别

差异分析

西方

中国

饮食意义

重营养性,重科学理性

重美味性,种艺术感性

烹饪过程

重科学,规范性强

重经验,随意性大

菜品形式

重食品营养价值,菜名直白性强

重食品的形式美,菜名具有隐喻色彩

饮食习惯

注重天然饮食,推崇“生食性”

注重味觉感受,推崇“熟食性”

饮食方式

分餐制

合餐制

 

二、       中国饮食观念

1、饮食隐含封建等级礼仪观念

2、中国饮食重养生,注重饮食调理

3、中国饮食重审美,讲究美食,美名,美器的整体美感

4、中国饮食重中和,讲究五味调和及聚食和欢宴席

5、中国饮食重娱乐,助酒兴,添情趣

七、     教学资源

相关教材,资料;多媒体课件。

八、   教学设计理念

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感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获得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学会结合学生自身的饮食生活进行学习获得直接体验。

九、教学流程

1、导入课题:从学生早餐入手,说明中西方饮食意义的差异。

2、以问题导入学习中西方烹饪过程的差异:

(1)你们的食物烹饪过程是怎样的?

(2)你知道中国的烹饪过程怎样?

3、列举西方菜品样式,指出西方菜品名称特点,从中比较中国菜品形式并指出其特征。

4、比较中西烹制技术,说明中国饮食讲究熟食,西方饮食讲究生食的习惯。

5、通过“中国人与外国人同桌吃饭的不同付账行为”的小品说明中西饮食方式的不同。

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学习,理解中国饮食文化观念。

从中国的宴席礼仪说明中国的等级制度礼仪;

从中国的饮食意义说明中国饮食重养生;

从中国的饮食菜品样式说明中国饮食重审美;

从中国的饮食习惯说明中国饮食重中和;

从中国的饮食方式说明中国饮食重娱乐。

7、结课并深化情感目标。

十、教学效果训练

要求学生课后了解自己中国四大菜系来进一步了解中国饮食。

十一 、资料拓展

有关中国的菜系,烹饪技术操作展示

十二、教学反思

进行课前思考、课堂反思、课后反思,分析自己的教案,总结课堂的教学效果,获取教学经验,及时发现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