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无知”的家长吗?

(2015-10-23 10:57:06)
标签:

育儿

教育

快乐

临汾心灵花园儿童青少

情感

分类: 亲子关系

不少妈妈以为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孩子就能在父母聪明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其实是严重错误的。你帮孩子越多,孩子将以更多的“依赖”反馈,不仅扼杀了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会将孩子养成一个只会单方接受信息的“木偶”,而不是一个会主动思考和寻找答案的人。

 

一副“诚实”的画

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最近聊起她的育儿经,她给我们分享了她儿子幼儿园的一件趣闻,颇有意思,也很耐人寻味。

话说他上中班的儿子马马有一次参加全幼儿园的绘画比赛,孩子们的画还要在家长开放日展览。结果他儿子一副巨丑无比的画被不少家长拍下来放到了网络上,引致一波又一波的哄堂大笑。


http://mmbiz.qpic.cn/mmbiz/fqvU093NNjawlzO5FMn9hOynBfr75lzibxOaqOpLnO1ib3Urh7jcvYCbSxQ7ZwY9cQUyNgYSOPibegnNvMaD3Kcia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tp=webp


说实话,孩子的画也不是如何荒诞,而只是反映了那个年龄段孩子的画画水平,但这么一副“诚实”的画,跟其他小朋友在家长帮助下完成的或漂亮或好看的画作的相比下,孩子的画才那么的丑陋不堪,引人发笑。


后来比赛结果出来了,毫无疑问马马的画垫底了,但孩子却没有沮丧,为什么呢?因为妈妈说了,说这是出自心灵的画,那些画家为什么能出凡脱俗,就是因为跟别人的不一样


http://mmbiz.qpic.cn/mmbiz/mNLYHCPgib52IypRn6h45zpGK4oJIz2rLkDC12qPjloyaxzHCibErYr77An0BAIxZMiccRX7McsJDw8kelFbX1Cm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tp=webp

这位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出丑”呢?

还得从孩子上小班时开始说起……

马马当时上小班,上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每次带回家的作业,老师都要求让父母跟孩子一起完成。妈妈如此跟孩子折腾了好几个月后,当妈的发觉越来越不对劲,因为孩子越来越依赖了,如果哪天爸妈不帮忙的话,孩子连碰都不碰一下作业。


再这样下去,孩子该如何是好?马马妈跟丈夫商量后,决定对孩子作业只动口不动手。

“妈妈,小兔子怎么画?”

“你心中的小兔子是怎样的就怎样画!”

“妈妈,你帮我画嘛,我不会!”差不多一个学期的“亲子合作”已经让孩子变得“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妈妈也不会!爸爸也不会!我们去找找看如何画吧!”妈妈从网上找来了一张兔子实物图,孩子在妈妈鼓励下有模有样地画了很久,当孩子抬头说“画好了”,白纸上只有一堆乱糟糟的线条。

这怎么办呀?难道就这样交作业?两夫妻考虑再三后,一团糟的“兔子”就这样被孩子交给了老师。

没多久,老师发来短信说:“孩子做作业不认真!”

妈妈说:“其实我的孩子很认真,他这只‘小兔子’足足画了二十分钟!老师,这是孩子的真实水平。我跟他爸商量好了,以后的作业都让孩子独立完成。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由笨拙的一个个脚印开始的,没有谁能天生就把所有事情做好……”

老师哑口无言。

事实证明,马马妈没面子的“牺牲”没白费。她的儿子从最初一团乱麻的线条到如今参加全国少儿绘画比赛了。而那些曾经的跟他同一个班的小朋友呢?他们如今每天画画的任务只是为了模仿得更“像”和交作业,甚少有人因为几年的“亲子合作”而对绘画感兴趣。

此外,这位妈妈的“无能”还发挥在这些方面

“妈妈,这个字怎么念?”

“妈妈也不懂,我们一起去查字典吧!”

“妈妈,1+1等于多少?”

“妈妈也不懂,要不我们拿筷子来比一比看?”

“妈妈,小红帽为什么会遇见大灰狼?”

“妈妈也不懂,我们到网上寻找答案吧!”

“妈妈,这个球怎么拍才能弹得更高?”

“妈妈也不懂,我跟你一起多个角度拍拍看?”

……


http://mmbiz.qpic.cn/mmbiz/DhULOic8SYul2yzOJod5XOhiaCxkP054M64kCWTViaWqgfIo1cFGbK6Oz9ianS9JZLs7fHYJcMCuVavicicEgiaDPtGE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tp=webp


有人说,爸妈的聪明成就了孩子的无能!不少父母以为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孩子就能在父母聪明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其实是严重错误的。你帮孩子越多,孩子将以更多的“依赖”反馈,不仅扼杀了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会将孩子养成一个只会单方接受信息的“木偶”,而不是一个会主动思考和寻找答案的人。

从今天起,装无知爸妈,你的孩子会更优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