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心智成长处在那个阶段,给孩子需要的爱!
(2015-09-18 12:16:11)
标签:
情感教育快乐临汾心灵花园儿童青少 |
分类: 亲子关系 |
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第一个阶段:1岁以前—— 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2至3岁 —— 自主与羞愧
*第三个阶段:4至5岁 —— 主动与内疚
*第四个阶段:6至11岁 ——勤勉与自卑
*第五个阶段:12至21岁 ——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第一个阶段:1岁以前—— 信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肚饿 — 被喂食物
* 受惊 — 被拥抱
* 哭泣 — 被拥抱
* 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 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 需要别人照顾;
* 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是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个阶段:2至3岁 —— 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 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 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 经常作出不恰当的道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个阶段:4至5岁 —— 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 发展出主动性。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 害怕犯错;
* 感到无助及内疚;
* 只懂得安慰别人;
* 回避风险;
*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个阶段:6至11岁 ——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 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凡事要求完美;
* 经常拖延及耽搁;
* 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个阶段:12至21岁 ——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找出怎样适合世界的方法;
* 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 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
* 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 确定人生应怎样过。
*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 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 不能确定人生目标;
* 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 需要凭拥有的财物、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