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人际交往必备的“情绪处理”法则
(2015-03-31 09:24:59)
标签:
快乐临汾心灵花园儿童青少情感 |
分类: 情绪管理 |
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
【无效方式】
1.交换型——给予一些对方在乎的价值去驱使对方的情绪暂时消失。
例如:给小孩子糖果要他停止哭泣,带着对方去唱歌饮酒以驱走情绪。
(因为是暂时性的,没有对引起情绪的事情做任何事)
2.惩罚型——把情绪看作是恶毒的东西,是不应该出现的,对方应因此而受罚。
例如:威胁孩子说再哭就打他;
对成年人,惩罚包括拒绝沟通、不闻不问、冷言冷语、斥责等。
(这样孤立了对方,并不能舒缓他的情绪,而只会使他产生更多情绪)
3.冷漠型——认为成年人应该有能力使自己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或者不应该把情绪显露出来,又认为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处理。
4.说教型
——说大量的道理,而不顾对方的感受,这很容易使对方陷入更大的情绪困扰中。
【正确处理他人情绪的方法】
——四个步骤:接受、分享、肯定和策划
1.接受——注意到对方有情绪、接受有这份情绪的他并如实告诉他。
例如:“你看来有点情绪,愿意和我谈谈吗?”
“我看到你有点怒气,什么事使你生气呀?”
PS:接受不是批判(“你怎么可以又发怒啊!”)
不是否定(“你不应该在这里发怒的!”)
不是不耐烦(“唉,你又发脾气了!”)
也不是忽视(好像完全没有事般平常闲谈)
接受就是“你这个样子是我接受的,我愿意和你沟通”的意思。
2.分享——永远先分享情绪感受,后分享事情的内容。
(情绪感受未处理,谈事情细节不会有效果,往往只会使对方的情绪更大。)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帮助对方把内心的情绪感受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型。
例如:“我敢说,那使你觉得尴尬,对吗?”
“你感到被人拖累了,是吗?”
*帮助对方描述他的情绪,并不是告诉他那是应该有的感觉。而只是单纯的帮助他正确认识他当时的内心感受,一个人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
3.肯定——应该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就是说,勾画出一个明确的框架,里面是可以接纳和接受的部分。
*给予肯定使对方保留了他们的尊严和自信,他们会更愿意听从你的引导。重要的是让对方明白他的情绪感觉不是问题之所在,而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
4.策划——有负面情绪的人现在会想:“我有这样的情绪原来不是错误,但是应该怎样去处理问题呢?”
要帮助他解决问题就要询问他想得到些什么,然后与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
“凡是都有至少3个解决办法嘛,让我们一起想想,一旦情绪被接纳和认可了,人自然会愿意回归到理智开放的状态。”
“避免同样的不如意的情况出现,你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