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心理成熟的十个特质

标签:
佛学 |
分类: 心灵成长 |
水果成熟时,自然会从树上落下,什么是心灵成长的果实呢?心就像水果一样。我们的成长会从青涩、艰难的成长期,从信赖外在形式转变为安住于内心。
1.非理想主义
成熟的心理不会有完美主义,它安住在存有的慈悲中,而不在完美的楷模里。非理想主义的灵性不会寻求完美的世界,也不试图使自己、身体与人格变得完美,不会根据外在某些极度纯净的特殊形象而对老师或开悟抱持浪漫的想法。因此灵性生活并不是寻求收获或成就,而是去爱和自由。
2.仁慈
心理成熟的第二个特质是仁慈,它是以自我接纳为基础。如果为我们曾有过的无知行为或仍留在我们心里的恐惧而产生的罪恶感、指责或羞愧,无法发展出仁慈。了解开放需要慈爱的温暖阳光。“你不需要当好人,你不需要用双膝跪行,穿越100里的沙漠,表示悔改。你只需要让身体这个柔软的动物,爱其所爱。”
成熟的心理会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感恩与宽恕的能力。
3.耐性
成熟的心理了解觉醒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季节和周期,它要求我们作出最深的承诺,在心中坐定,并向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敞开。真正的耐性不是为了要有所得,也不是为了任何成就。耐性能让我们向超越时间的事物敞开。觉醒不在于几周、几年或几辈子,而是指现在就以爱和耐性打开自己。
4.活在当下
佛陀说:“只有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带着它的心,才会看见束缚和苦难;也只有在此,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
心理成熟的第四个特质就是活在当下。超常意识状态、超凡的心灵经验、意识的巨大开启都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不在经验本身,而在于这些经验促使我们转而注意自己化身为人,在人身中增长智慧、深化慈悲的能力。
5.整合而体证的神圣感
“整合”就是不在生活中制造切割的区块,不划分神圣与不神圣;“体证”是指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重视灵性,否则,我们的灵性就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整合而体证的灵性修行包括我们的工作、爱、家庭和创造力。个人和普世是相互联结的,灵性生活的普遍真理只能在每一个特定的个人环境中实现。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的灵性生活。
6.质疑
心理成熟的第六个特质是质疑。我们并不是要采纳一种哲学,或是盲目遵循一个伟大的老师或一条迷人的道路,而是要体认我们必须为自己而看见,这种质疑的性质被佛陀称为“择法”,也就是自己对真理的研究。这种质疑结合了思想的开放,禅宗的“不知道”的心,和一种“分辨的智慧”,能区分有益与无益的事,能一直睁开愿意学习的双眼。
质疑使我们既能运用传统的伟大智慧,向老师学习,成为团体的一部分,同时仍与自己保持接触,能在非常尊重自己的整合与觉醒中看见真理、述说真理。
7.弹性
佛陀说:“对一位不采纳任何观点的智者而言,这个世界怎么可能会有任何造成冲突的事呢?”
心理成熟的第七个特质是弹性。灵性成熟使我们像竹子一样,可以在风中摆动,以我们的心与认识来回应世界,尊重周遭不断变化的环境。灵性成熟的人已学会留在当下和放下的伟大艺术,弹性使我们能了解并不是只有一种修行方式,也不是只有一种美好的灵性传承,而是有许多方式;了解灵性生活不是采纳某种特定的哲学、整套信仰或教法,不能据此反对某人或某事。这是一种心的自在,了解所有灵性工具都只是竹筏,用来跨越河流,达到自由。
8.拥抱对立面
拥抱对立面,这种能力可以让心容纳生命的矛盾。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有一天终于会了解身边的人同时有好有坏:有爱,也有愤怒;有慷慨,也有恐惧。心理的成熟也有类似的发展,我们不再寻找完美的父母、具有完美智慧的老师,也不再尝试找到全然美好的事物,以对抗全然不好的事物,也不会再区分受害者与施虐者。我们开始了解每一面都包含了对立面。
当我们拥抱生命中的对立面,就容纳了自己的生与死,自身的喜悦与痛苦,将两面看成不可分开的。
9.智慧而慈悲的关系
成熟心理生活的下一个方面就是关系。我们总是与某种事物相关。我们在一切事物间找到智慧而慈悲的关系,就是找到全然尊重它们的能力。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可能没有什么控制力,却能选择如何与自己的经验建立关系。成熟的心理就是在关系中接纳生命。愿意与生活中的一切建立关系,就能产生修行的精神:视一切为神圣的。我们的家庭生活、性欲、社会、地球的生态、政治、金钱,我们与每一种存有、行动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出法。
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所有的相遇都和整个灵性生活有关。同样的,我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细心和慈悲,就是修行的标尺。成熟的心理重视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没有一件事可以从灵性生活中排除。
10.平凡
尼萨伽达塔是不二论的大师,有人问他,他的意识和周遭的寻道者有何不同,他微笑着回答,他已不再认同寻道者。没错,他会坐着等待早餐、中餐,饥肠辘辘,也许像其他人一样不耐烦,但其下是有如海洋般的安详与了解。他不会陷入或认同生活中任何变化的情境,所以他和周遭的人不同,不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是平静的。
心理成熟的最后一个特质就是平凡,在某些传承中称为“开悟后的修行”,这是在特殊灵性状态和副作用消退之后的平凡。灵性生活的平凡来自学会信赖的心,来自对生命恩典的感激。当我们就只是自己,不伪装也不作假,就能在宇宙中安息。在这种平凡中,没有高下之分,不需要改善什么,不需要渴望什么,只是在爱与了解中向世界的喜悦和苦难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