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心灵花园心理咨询:控制背后的机制

标签:
情感快乐临汾心灵花园儿童青少 |
分类: 心灵成长 |
例如:在亲子关系中,无论哪种控制,都是来自我们家长的需求。孩子还小时,需要依赖时,孩子会接受控制而寻求依赖感,但孩子开始长大了,孩子自己开始寻求独立,开始冲击这个控制,恐惧的是家长。过去一直依附自己的孩子同时也是依恋孩子的家长,失去对孩子的控制,也就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生活的突变,使得家长无以应变,家长恐惧生活的变化,恐惧失去的原有的生活,家长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控制来达到使孩子不能脱离。这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孩子不是在这种控制中沉默——形成一个症状,就是在控制中爆发——逆反,还有就是用破坏性的行为来挑战规则和控制。
最典型的方式,就是生病。在咨询中,我常听到:“在我生病中,他们会特别的关心我”,“我希望我生病,我会故意洗冷水”等等,心理愿望可以通过生理的病来达到。有一个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一直保持着很强势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很紧张,工作中从不输与别人,工作干得很多,但又常常受到同事和领导的打压,心里很苦恼。在一次设计的“生病”中,意外的得到同事和领导的关心,心里很感动,从此与同事和领导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也进入融洽的环境。
当一个人处于弱势和需要救助的位置时,会调动别人的同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同情弱者的助人情节,这在大的自然灾害后,我们常看到很多人伸出援助的手,很多人的自发去帮助受灾的人。弱势控制往往就是利用人们的助人情节柔柔达到控制的目的,同时又使被控制者感到自己的的价值和成就感。
咨询师:你既然很烦了,为什么还要听?
来访者:过去她对我很好,在生活上经常照顾我。
咨询师:那你能处理她的问题吗?
来访者:不能,我劝她接受咨询她不愿意。
咨询师:那你现在的感受?
来访者:我很苦恼,我帮不到她,我也不能拒绝她,在我困难的时候她帮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