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帮孩子做情绪管理吗?

标签:
情感快乐临汾心灵花园儿童青少教育 |
分类: 情绪管理 |
在传统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常常在无意间压抑了孩子的感受。比如说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说不要哭,勇敢的孩子不能哭的。尤其是男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会告诉他们说不要害怕,没什么好怕的。当孩子感到愤怒的时候,说不要生气,有话好好说,要冷静……
这些做法背后的潜台词是:你不应该害怕、不应该生气、不应该伤心……你不应该有感受。
真的吗?这不是真相。人会产生情绪和感受是很正常的,没有对错之分。喜,怒,哀,乐,都是人正常的情绪表现。感受(情绪)本身是一种能量,能量在物理学中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是大家都知道的。能量不会被消除,只能被转化。所以,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就有一个负性的能量进入他的内心,如果不想办法放出这个能量,它是不会自己消失的。会一直扰乱孩子的心理状态。根据情绪是一种能量的特点,最好的方法是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情绪就会跟着放出来了。
父母会这样做是因为自己本身没有学习过情绪管理,不懂得情绪的本质,不知道如何接纳情绪、健康的宣泄情绪。所以一直在沿用上一辈对自己的管教方式,尽管那是不太恰当的。中国人自古最关注的是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却很少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是要,礼让,隐忍,女人要笑不露齿,男儿有泪不轻弹……都是对情绪的压抑,忽略,否认。
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可以这样做:
1、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可以和他共情,耐心地倾听他的诉说,而不是急于告诉他很多的道理。其实有时候孩子说完了事情,情绪好了。但如果情绪常常压抑,最终是会爆发的,第一次爆发一般是在11岁-12岁,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孩子的青春期。而如果平时父母就能够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青春期是可以很平稳渡过的。
2、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几种方法:
一、写出来:把让自己心烦的事情以及自己感受写出来,想写什么写什么,把心里想说的话全部写完,写到心里不那么“堵”为止。我建议写完后想办法立即销毁。好多学生写日记是很好的方式,但是有时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又节外生枝,还是销毁好。
二、画出来:画画不用学,有个笔,最好是蜡笔,可以使劲画。有张纸最好厚一点,生气画画时不会破。可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把自己的心情画出来。不用考虑画的水平,只要画出心情,宣泄情绪就可以了。
三、转化成“动能”:就是心情不好了,去跑步,去锻炼,通过运动把压抑的能量转化出来
四、转化成“声能”:唱歌是比较好的方法。没事找个方便的地方自言自语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