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我快到而立之年,对事业很执著,小心翼翼地回避爱情,缩减兴趣,吃不好,睡不香,可是我的事业却毫无起色。我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如何面对立业中的心理压力?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事业,快乐的、健康的、无拘无束的活着就是生命的成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哲学家乘一个船夫的木舟过河,他问船夫:“你喜欢数学吗?”船夫说:“不喜欢。”哲学家又问:“你懂哲学与自然法则吗?”船夫惶恐地回答:“不懂。”“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哲学家得意地说。这时候,船被风浪打翻,船夫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紧张地回答:“不会。”船夫悠闲地说:“那么,你失去的
是生命的全部!”我想,不尊重生活本身的需要和生命自然进程的人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
爱情、欢娱、享乐、休闲与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你之所以需要事业的内心动力,也是个人奋斗的目的。知道这一点,你一定会发现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拥有一段美好的情感也许才是生命乐章中的华彩。在我看来,你小心翼翼地在事业与爱情中作选择,把本来并不对立的事物对立起来,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用事业来掩藏自己在情爱中的不自信,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把内心冲突用升华的方式加以处理。
存在主义说:“生命并不需要意义,存在本身就是唯一的意义!”我们为什么需要意义,是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这样做。生命本身是依自然法则而存在的,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法则赋予的。“活得要有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其实,不管什么人、生活在什么状况下、有多大的能力,他存在的意义与任何人都是同等重要的。
古人说:能者安邦定国,无能者独善其身。这两者都是同等重要的,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一部分人富有了,上升到事业的顶峰,还需要有另外一部分人甘于贫穷,甘愿做铺路石,不然社会就会出现动荡。富人们总是利用主流文化使他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变得合理,这就创造出价值与意义,创造出优越理论,并让人们困扰于这种意义之中,而忘掉了存在的本质。一个真正代表全民利益的社会只会把财富交给品德高尚的人来管理,因为他们会把财富回馈给社会,也会无情地剥夺品德低下者的财富,让他们不能危害社会,败坏人心。
在你这个年龄,压力是必然的,关键看你如何来解释这种压力。逃避生活本身去追求事业成功并不符合存在的意义,相反,以循序渐进的态度,让事业、爱情齐头并进、协同发展才是生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