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

标签:
感应电机数学模型it |
分类: 电动机变频调速 |
感应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也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系统,我们在分析感应电动机时,可以拿出其中一相来分析,而其他的只是相差120°的旋转分布在定子侧和转子侧。拿出一相来分析,可以简化公式,便于理解。电动机的定子在通上正弦交流电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从定子绕组轴线出发,经过定子铁心,气隙,转子铁心,气隙,定子铁心回到定子绕组轴线。这里出现了两个概念:主磁通和漏磁通。主磁通就穿过气隙后,经过转子铁心后又通过气隙回来的磁通,而漏磁通就是没有经过气隙的磁通。因为定子铁心和转子铁心的磁导率很高,所以磁通的主要障碍在于气隙部分。当磁通通过气隙时,磁通大小会明显减小。定子轴发出的磁场形状如图1.1所示。
http://s11/bmiddle/932ba3b9tx6CrHqYKXo3a&690
图1.1 定子轴线磁场示意图
有电磁感应定律可以知道,磁链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总是组织磁链增大的方向,所以磁链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式中:p为微分算子。
一相绕组的定子电压为:
上面是电动机的一相磁势,定子电压,磁通的分析,而感应电机一般是三相,所以可以对称的出现另外两个相。从定子电压开始分析。由公式(1.4)可知,定子电压和定子绕组的阻值,定子电流还有磁链大小有关。
1.定转子静止三相坐标系统中电压和磁链方程
根据公式(1.4),定子电压可以表示成
uA=
RSiA
+ pψA
uB=
RSiB
+ pψB
uC=
RSiC
+ pψC
上面公式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http://s15/mw690/932ba3b9tx6CrHx3IjYde&690
类似的,转子电压方程可以表示成
ua=
RRia
+ pψa
ub=
RRib
+ pψb
uc=
RRic
+ pψc
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http://s8/mw690/932ba3b9tx6CrHNxYOPa7&690
定转子磁链是自感和互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互感,不单单是定子侧和转子侧各自相邻两相绕组的互感,也包括定转子之间的互感。
定子侧的定子磁链矩阵方程为:
http://s9/mw690/932ba3b9tx6CrHOZ7nO78&690
转子侧的转子磁链方程为:
http://s3/mw690/932ba3b9tx6CrHQ52wO72&690
上面的磁链方程中,LSS是定子侧所有感抗,LRR是转子侧所有感抗,LSR是转子侧对定子侧感抗的影响,而LRS是定子侧对转子侧感抗的影响。其中
LSS的表达式为:http://s8/mw690/932ba3b9tx6CrHR9ZPhc7&690
LRR的表达式为:
http://s2/mw690/932ba3b9tx6CrHSAslX61&690
上面两个表达式中,MS是定子侧相邻两相绕组之间的互感,LS是定自侧绕组自身感抗,MR是转子侧相邻两相绕组之间的互感,LR是转子侧绕组自感。以上感抗和转子位置无关,都是常数。
LSR和LRS是互为转置的两个矩阵,表示定子侧和转子侧之间的互感,这个互感和转子位置相关,可以表示为:http://s1/mw690/932ba3b9tx6CrHTMojm60&690
上式中,可以看出,定转子之间的互感与转子的位置有密切关系。MSR表示定子一相与转子一相轴线重合时的互感或互感最大值。LRST表示互感矩阵LSR的转置矩阵,根据三相对称性两个互感矩阵具有如下一般关系:
因为互感是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夹角θRS的函数,所以感应电动机中定转子磁链和电流的关系是随着转子转动而变化的,即时变的,而且存在电磁耦合,也就是磁链方程是耦合方程。为此,必须进行坐标变换,将耦合方程变成非耦合方程,即解耦控制。
2.定转子静止两相坐标系统中电压和磁链方程
uvSαβ
= RSivSαβ +
pψvSαβ
uS0
= RSiS0 +
pψS0
转子电压方程:
uvRαβ
= RRivRαβ +
pψvRαβ
uR0
= RSiR0 +
pψR0
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http://s9/mw690/932ba3b9tx6CrHVm6ww38&690
定子磁链方程为:http://s1/mw690/932ba3b9tx6CrHXRBYsa0&690
转子磁链方程:http://s4/mw690/932ba3b9tx6CrHZdlWH53&690
其中,电感矩阵经过变换之后简化为:
http://s5/mw690/932ba3b9tx6CrI0N4Us74&690
由此得到磁链的矢量方程式
ψvSαβ=
LsivSαβ
+ Lm(ejθrsivRαβ)
ψS0=
Ls0iS0
ψvRαβ=
LrivRαβ
+ Lm(e-jθrsivSαβ)
ψR0=Lr0iR0
其中:Ls = LS - MS 是定子等效两相绕组的自感;
Ls0 = LS + 2MS 是定子零轴等效绕组电感;
Lr = LR - MR 是转子等效两相绕组的自感;
Lr0 = LR + 2MS 是转子零轴等效绕组电感;
Lm = 3MSR/2 为定转子等效两相绕组之间互感最大。
上面公式中下标“v”表示矢量。
从公式(1.25)、(1.26)可以看出,经过静止三相坐标到静止两相坐标的变换,定转子的自感矩阵有原来的循环对称矩阵变为现在的对角矩阵,因此静止三相到两相的变换也成为主对角变换。但是由式(1.28)和(1.30)可以看出,定转子的互感还是跟定转子之间的夹角有关,所以这一点上还没有实现解耦控制。
3.正交两相公共坐标系统定转子电压和磁链方程
根据静止两相到正交两相公共坐标的转换过程,得到了正交两相公共坐标中定转子电压和磁链方程
uvSPQ = RSivSPQ +
pψvSPQ
+
jωPSψvSPQ
uS0 = RSiS0 +
pψS0
uvRPQ = RRivRPQ +
pψvRPQ
+
jωPRψvRPQ
uR0 = RRiR0 +
pψR0
其中:ωPS = pθPS表示公共坐标系统相对于定子的角速度;ωPR = pθPR表示公共坐标系统相对于转子的角速度。当公共坐标系统和转子角速度重合时,ωPR称为转差角速度。
ωPS
=ωPR +ωRS
在正交两相公共坐标系统中,定转子磁链方程可以表示为:
ψvSPQ
= LsivSPQ +
LmivRPQ
ψvRPQ
= LmivSPQ +
LrivRPQ
其中:pP表示电动机极对数,感应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的电流矩阵iS
= [iA
感应电机转子转矩平衡方程式:
其中:Tem为电磁转矩,TL表示负载转矩,J表示电动机的转动惯量,D是电机转轴相关阻尼系数。
4.感应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图1.2 感应应电动机等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