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65 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第二节诒安城

标签:
365文化 |
http://s12/mw690/002H3BGyzy78dfyVI5Zdb&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漳浦湖西畲族乡五里三城简况
漳浦湖西畲族乡地处海峡西岸的闽南金三角,位于漳浦县中东部,1984年7月26日经福建省政府批准为湖西畲族乡,总面积80.8平方公里,辖城内、顶坛、丰卿、山后、苏溪、后溪、枋林、赵家城、岭脚、后洞等10个行政村,人口2.6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0.9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闻名的侨乡。
湖西从前未有“湖西”地名,因盆地中有一口大池塘,称官塘,在清初以前,“官塘”成为湖西盆地各村落的总地名,清后期“湖西”才成为总地名。又因那口大池塘映现丹山(灶山)山影,又名丹湖,故“丹湖”为湖西的别称。湖西乡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土地肥沃,四季如春,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有过蓝理、蓝廷珍、蓝鼎元的“蓝氏三杰”以及黄性震、杨世懋等众多的学者名人,五华里中轴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诒安堡”和省级重点涉台文物“蓝廷珍府第”俗称五里三城,闻名海内外。
撰稿人
2014.3.18.
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第二节诒安城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诒安城说明
简说:
诒安堡,亦称“四鲤城”,为清康熙二十年(1687年)太常寺卿黄性震捐建、聚族而居的城堡。全城平面图呈锁形,周长1200米,城墙以条石构筑,中间填土,宽3.4米、高6.7米,城墙上外侧建三合土女墙,女墙宽0.4米、高2米,开365个垛口,女墙内侧是用条石铺设的3米宽跑马道,成墙内侧每五十米设登墙石阶,全城25条;开设四个城门,正门(南门)曰“诒安”、东门曰“迎曦、西门曰“毓秀”,城门石构、卷顶,门洞深宽均4米,上建城楼,单进单开间;北门封闭,北门刻“春庆”,没有建城楼。南门至西门前开挖30米宽的护城河。
详细描绘:
诒安城又称湖西堡,位于湖西乡城内村。该地原有三条河流,城建于中间一条河流南侧的小台地上,南面有“狮象把峡”的胜景,正面又有清黄性震建造的台山寨,寨中建台山塔,从城上望,视野开阔,远处丹山,台山,考亭山峰峦起伏,近处官塘西如白练飘浮,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诒安城的建造者黄性震,字元起,号静庵,于明末为政经部下,向福建总督姚启圣献平台十策,为恢复台湾做出贡献,以功授直隶霸昌道,并一再升迁,先后任广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晋太常寺卿,军功加至正一品。康熙二十六年,黄性震在任广西按察使时,捐建了诒安城,并建造了城中的大小宗祠堂等,以为合族聚居御寇。
诒安城的平面作锁形,周长1200米,城墙以条石构筑,中间填土,宽2.2米,高6.7米,墙上外侧建三合土女墙,女墙宽0.4米,高2米,开365个垛口,取一年365天之数;女墙内侧是3米宽的石构城墙面,作为跑马道;城墙内侧每50米设登城石阶,全城共二十五条;城转角处建四座敌楼,楼深宽各3米,突出于城墙之外,全城设四座城门,城门石构,券顶,门洞内宽深均4米,上建城楼,单进单开间,内侧木构,楼顶台梁木结构,悬山顶,楼两边各设一组登城石阶,正门南向,偏西十度,城门上有匾,刻“诒安”二字,东门刻“迎曦”,西门刻“毓秀”,北门刻“春庆”,其北门没有建城楼,且长期封死,历史上亦曾倒塌过,族人传说诒安城处于七鲤地,建城时,考虑到的平面效果,所以只围进了四条鲤鱼,令三条处于城东门外,鲤逃进城中,因此摇动了城墙,屡修屡塌,所以诒安城又名四鲤城,城仅于南门前开凿护城河,河宽10米,至今保存完好。
诒安城城中布局极为规整,自城南门至北门处于中轴线上,南门内建大宗祠堂,祠堂分门厅,天井庑廊,正堂,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祀湖西黄姓始祖黄鸿熙及以下先祖。祠堂庑廊分别立一座青石碑,题为“大方伯黄公建置金浦湖西诒安堡家庙,义学,祭田,学田,义田碑记”为康熙二十八年立,黄性震门生江西御史钱三锡书丹,承德知县鹿廷宣篆额;左侧一座上刻“贻厥孙谋”印,为清代名书法家,黄性震门生查升书丹。汪虬篆额。二碑的石质,图案,书法,刻工与保存程度在漳浦尚属罕见。祠堂前建有围墙,城北门内建三层三合土结构的方楼,称怡安楼。楼与祠堂之间为空旷的场地,不允许出现建筑物。
中轴线偏西处建小村祠堂,似为黄性震后人专为奉祀黄性震而建,其结构一如大宗,庑廊中也立有石碑一通,碑额刻:“以示景福”,称小宗祠堂碑,亦为在查升书丹,广西监察御史杨敬儒篆额,记述了黄性震建造城堡的经过。小宗前建十米宽的砖埕,围墙。前又开凿半月形泮池。池水可与护城河相通,又于城西南角建二层小楼,与楼相对的城东南角内建广平王庙,据碑文记载,庙与城同时建,三进三厅间,占地100平方米,庙前亦建围墙,庙内悬有一口铁钟。为康熙三十年黄性震铸造的,称紫云岩钟。此外诒安城东门内建有供奉三坪祖师公的积善庙、关帝庙,庙门正对东城门门洞,西门建有广安宫,供奉三官大帝,均为小庙。
城东北角建梳妆楼,为方形三层楼,楼墙用三合土夯筑高11米,宽25.6米、深24.2米,楼门平顶石构、南向,楼内木构内通廊式(已毁)。
城中轴线两边分建堂屋,共九十五座,其中东南五十四间,西北四十一间,全部按艮坤寅申座向,之间均铺设八条石道,形成了一条条纵横明确的小街道,诒安城占地相对平坦广阔,房舍易于规划,族人增建,均能限在祖宗设定的区域内,更多的建于城外,城内布局基本未受到破坏。诒安城以其保存完好的城墙,大小宗祠堂,清代早期的古堡,布局规范的城内建筑和雕刻精美,史料丰富的碑石,与赵家堡相比邻,而成为漳浦著名的旅游区。
本集图片拍摄顺序:南面、大宗祠、东门、小宗祠、西门、北门。
撰稿人
2015.12.28.
http://s7/mw690/002H3BGyzy78dfDnnKub6&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http://s11/mw690/002H3BGyzy78dfE5iYyaa&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http://s8/mw690/002H3BGyzy78dfFdRMX37&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http://s8/mw690/002H3BGyzy78dfGcWEL67&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http://s4/mw690/002H3BGyzy78dfGXnUL43&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http://s11/mw690/002H3BGyzy78dfHYvSWfa&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http://s13/mw690/002H3BGyzy78dfITwh60c&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http://s9/mw690/002H3BGyzy78dfJZnNm98&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大宗祠正面
http://s6/mw690/002H3BGyzy78dlgDMfX05&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http://s14/mw690/002H3BGyzy78dhuXxBHcd&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大方伯黄公...碑
大方伯黄公...碑
大宗祠正门
大宗祠1
大宗祠2
大宗祠3
大宗祠4
大宗祠5
大宗祠6
大宗祠7
大宗祠
大宗祠侧观
大宗祠大门向外观
大宗祠门口看诒安门
东南角大宗祠界碑之一
http://s9/mw690/002H3BGyzy78dhVCTsA48&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梳妆楼
高雄宗亲贺匾
关帝庙
广安宫
广安宫
广安宫
广平王庙
广平王庙与城墙
广平王庙
广平王庙
广平王庙
http://s3/mw690/002H3BGyzy78di0eduW42&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广平王庙
广平王庙门院
广平王庙的铁钟
http://s9/mw690/002H3BGyzy78di6ox0k38&690第十七章湖西乡古楼
广平王庙重光记
广平王庙外观
迎曦门内观
毓秀门内观1
毓秀门内观2
南城墙外通道
南门外
梳妆楼
梳妆楼楼门
西南角大宗祠界碑之二
小宗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