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络上瘾怎么办?--胡老师教育案例解析系列之四
(2012-04-11 18:47:12)
标签:
网络上瘾家庭教育孩子揪心父母烦心娃教育心理学胡波老师教育 |
(一) 身边的故事
家长的口述:
我儿子上进心不是很强,也不太爱学习。但平时对好玩的好吃的特别上心。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分数很低,我们批评他,他就会满不在乎的说:“班上还有比我考得更差的呢”。既不感到羞愧也不着急。怎么教育也不顶用,可以说是油盐不进。进了初三后,更是迷上了网络,在家不是上网玩游戏就是看动漫。经常玩得连饭都不吃。有时还半夜偷偷爬起来玩。刚开始还有点节制,自从放了暑假,那是天天24小时在线,成天躲在房间玩游戏。在家不太爱说话,来了客人也不出来打招呼。如果强制他不上网,他就焦躁不安,还无缘无故发脾气。那台电脑就好像是他的全部世界。我们非常生气也很着急,打骂说教都没有用,他依旧我行我素。他父亲说把那台电脑搬走,但又担心他去网吧玩,认识坏人染上其他的恶习。那会更可怕,我也曾苦口婆心的对他说:“你现在还是一个学生,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玩物丧志。要做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对自己的将来负责”。但让我们感到烦恼和担心的是,说得越多,他越反感,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气人了,我们不在时,他就躲着玩电脑,只要听到门响,他就飞快关掉电脑假装学习。和我们耍心眼,和父母打“游击战”,有时还一整夜一整夜的玩。好像我们说的道理让他受委屈啦,是害他,处处和我们作对。总之电脑把他的魂给勾走了。我们现在是打不得,骂又不起作用,我们好痛苦。这样下去,我们担心他考高中都成问题,马山就要中考了,孩子是如此的不争气不努力,还染上了这种恶习,真的让我们感到好伤心好绝望。
(二)教育手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孩子不可避免的可以接触到计算机互联网,互联网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有很多青少年过分迷恋于网络、沉迷于有害信息,有的孩子如果一段时间不能上网就会出现焦躁不安、抑郁、不可抑制地上网等症状。当孩子产生网瘾倾向时,易孤僻、自闭,不和他人沟通,学习成绩下降,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无疑,沉迷网络已成为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教育难题之一。因此很多父母为此担心、焦虑。
原因剖析:
我根据大量的实践分析,发现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容易产生网瘾。
1)、内心感到孤独的孩子,在网络中寻找温暖的孩子
如果平时不善于和人交往,性格内向,在家庭中又得不到温暖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单亲或者隔代养的孩子会经常借助网络排解内心的孤寂和不安。因为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不费心思轻而易举地就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由于大家通常不见面,他会觉得很安全。说点心思也没有人会嘲笑,甚至可以得到很多人的理解和帮助。这给了孩子一种感觉: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找到温暖和爱,所以他们沉迷在网络中寻求认同。
2)、青春期迷茫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指(11、12岁~17、18岁)这二个年龄段,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这段时期在发展心理学上被称为第二反抗期。首先,在这个时期,孩子生理上发生急剧变化,在外形上与成人无异,使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应当与父母及周围的成人平起平坐,渴望受到尊重。然而,与他们快速成长的生理相比,他们的心理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这就产生了青少年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心理半成熟现状的矛盾。这就使得青少年渴望独立,寻求自由,而此时, 我们又很大部分的父母仍将他们当作孩子,从而会使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反抗以及挫败感,为了使自己真正独立,寻求他人的尊重,虚拟的网络世界在他们看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成绩不好,在网络中寻找成就感的孩子
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分数,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分数在父母的眼中显得非常重要,可以说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家长作为对待孩子态度的“晴雨”表,因此,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就会有很强的失败感。但在网络游戏中,却正好和现实中的失败挫折相反,他们打过一关就有一关的成就感。虽然在生活中他们可能很普通很平凡,但在网络游戏中他们可以成为指挥官,成为英雄,不断的升级和闯关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他们乐在其中。而这种感觉在现实中是很难于找到的。
4)、认为学习生活枯燥,利用网络中逃避学习压力的孩子
有些学生成绩很优异,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父母们给的压力也非常大,有时会让孩子觉得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生活中除了学习、考试外,没有其他乐趣。因此孩子感到生活单调无聊倍感压抑,一但当他们成绩有所下降,名列前茅的地位有所动摇时,就会容易迷恋网络。
破解之道:
1)、一分为二的正确认识“网络”。
网络不是一无是处,更不是洪水猛兽,它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标志。但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对于孩子的益处在于可以查资料,了解最新知识信息,开阔视野,也可能会认识一些知心的好朋友,缩短人们认识世界的距离。有些网络游戏也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其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它是一个“双刃剑”,关键在于怎么正确的去使用它,家长应该认识网络然后引导孩子去正确的使用它,让网络成为对我们有益的学习工具。
2)、和孩子签订协议,严格控制上网时间
事先和孩子讲好,达成协议,严格规定孩子上网时间。一般小学生每天不要超过1小时,中学生不应超过2小时。并且必须规定是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才可上网。孩子的自制力都很弱,协议达成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切不可随着孩子的性子。如果到了约定的时间,孩子还找各种借口延长上网时间,家长此时一定要坚决果断,不能心软,直接把电源拔掉。凡事都要讲规则,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这样做对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也非常有效果。
3)、把电脑放在父母能够监管的地方
最好不要把电脑放在孩子的卧室,那样孩子会不自觉的过多地上网,也容易让孩子受不良信息的毒害。如今网上暴力、色情内容比比皆是,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把电脑放在家长随时可以看到的地带,如客厅或公用书房等,就能够有效的监督管理孩子啦。
4)、引导孩子正确聊天
父母还可以化名上网主动找孩子聊天,这样既可以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感情,又可以看准时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化害为益,一举二得。
5)、递减、替代法戒网瘾
任何事情都要防患于未然。如果孩子已经上网成瘾,就必须想办法戒除,可以用陪孩子锻炼、游泳、打球等活动取代上网时间,把原来上网时间逐步减少,如原来8小时减到6小时,在逐步到4小时,直到减为每天一两小时,最后恢复到正常状态。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戒除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家长本身要具备对孩子超强的信心,意志力和耐心。
最后,家长还要注意经常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让孩子加强自身保护意识,不要在网上轻易透露电话,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更不要随便和网友见面,可以结合案例给孩子讲讲社会的复杂性。总之,面对网络,父母要冷静正确的对待,引导孩子成为网络快乐的主人,而不是痛苦不堪,筋疲力尽的奴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