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团创新体制改革历程案例:中央研究院的异化(11~15)与再生(15~18)【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3-03-01 09:11:10)
标签:

创新

发展

方法

分类: 管理时评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接上《集团创新体制改革历程案例:中央研究院的改建(01~06)与重组(06~11)

20年间数度组建、变革中央研发机构,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上可谓过尽千帆,然集团创新发展状态却仍在原地。体制改革固然重要、甚至需要先行,然而体制改革后如何将改革引向深入,尤其是引向科研模式、业务组织、项目实施模式和工作体系的切实建立?值得深思(相关研究参见《理想的体制,无言的结局——一个集团研发项目实践》一文)。

异化(2011年~2015年)

几年运行下来,中央研究院重业务、轻研发的问题开始凸显。到2010年时,三个研究所不仅很少在新技术上投入精力,甚至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这类服务产业公司的工作也不愿做了;反倒是顺应市场井喷式需求,都转入到相关电器和设备的实验与检测服务上去了——仅各类国家级与省级监督检验中心、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计量测试中心等就争取到十几个,此时这类短、平、快的实验和检测业务已占其收入50%以上。

为扭转中央研究院的性质异化局面、落实集团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在集团科技管理部辅助下,2011年5月中央研究院对内进行了一次体制改革:在计量测试中心及高压输变电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高压输变电成套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院技术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如下图)。

到2013年后,因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迅速变化,创新发展已由理念和认识转变为现实压力,不仅上级主管部门对此有考核,且现有产业的传统技术进步方式也无法持续。此时,科技创新正从原来主要面向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可不急不缓从容应对阶段,演变到现在需要更多为既有产业和产品提供科技服务的阶段。但眼下集团创新靠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创新靠技术研究中心的局面,实在令集团领导深感无奈(相关研究参见《集团科技创新体系构造:9个“1”工作框架》一文)。

集团创新体制改革历程案例:中央研究院的异化(11~15)与再生(15~18)【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再生(2015年~2018年)

时至2015年,尽管现有产业公司经营状况日渐堪忧,但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当年6月A集团还是下定决心再次做出创新体制改革:将中央研究院的技术研究中心独立出来,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央研究院(A集团电气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自此,中央研究院新一轮的建设正式开启。

这一次,新院作为集团中央研究院,定位为A集团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支持中心、新兴产业孵化中心和高层次人才聚集培育中心,主要围绕集团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市场需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和基础性、前瞻性、共性技术研究。而原中央研究院(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则回归业务单位性质,重点发展实验、检测等业务。

集团此次改革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研究院:计划未来3~5年聚焦智慧电气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和新业务领域研究,具备出技术平台、出研究成果、出领军人才的能力,成为集团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基于此,该院不仅在成立伊始就大规模招揽海内外高端人才,且第一年集团就投入3亿研发启动资金(相关研究参见《集团科技体制改革思考维度:三类技术任务及其配置》一文)。

(未完,待续。)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