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一位东方老人——写孔子诞辰
(2012-09-28 21:42:13)
标签:
孔子元帝国gb2312《论语》汉武大帝杂谈 |
分类: 小清新 |
论语中的等级观念探微
《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的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等多方面。
在那个诸侯纷争、诸子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在百家争鸣的浪潮中,我们的夫子以他的仁的思想给乱世当中的人们以内心的温暖。仁者爱人,可见一斑。
自打晋铸刑鼎开始,虞夏商周以来的的社会秩序开始出现动荡,礼崩乐坏或许更能说明问题。而老先生以维护这种守旧的秩序为己任,“克己复礼为仁”,礼者何为?“吾从周”。关于周礼,这里引用李泽厚先生对周礼的看法,“周礼是建立在原始的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与系统化的周初确立的一整套典章制度仪节规范”,从这一表述当中,我们似乎不再难以理解,老先生为何执着于有些近乎严苛的等级观念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的等级秩序在起到规范天下的作用时,也束缚了先生自己,先生一生周游列国,无君主问政,对于“累累若丧家之犬”,竟也能够,“然哉,然哉”,一直不解在论语部分会出现一种与其主旋律不相合拍的内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终究从“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句当中,发现了一丝端倪。
当然,老先生活不明白的事情,在其后的两千多年,为各王朝帝国所推崇备至,尤以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始,各朝皆加官进爵,到蒙元帝国时期,更是加封为“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左传》有云,“古今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孔子之德,可谓至圣者也。
时代发展着,国学热不断,21世纪《论语》重新走进人们视野,给予人们以温暖,犹如初秋清晨阳光打在脸上,温暖,内心的。于是对于其中的等级观念,是否一味尊崇呢?我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等级观念本身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局限性,但是《论语》仍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芒。
PS:写于2007年孔子诞辰,时隔五年,向一位东方老人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