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楚子有多问周王鼎者
传说,大禹铸九鼎,象征天下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镇国之宝、世代相传,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历史当中比较著名的是庄王问鼎。事情发生在周定王元年,左传鲁宣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领兵打败在陆浑一带的戎族以后,又到周定王的边境阅兵,显示楚国势力的强大,想以此威胁周天子,与他分治天下。刚刚即位的周定王立即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他。庄王一见王孙满就问起了周王鼎大小轻重。王孙满甚为周王朝的大臣,在这一刻显示了属于他的胆识。“在德不在鼎”,王孙满这样回答楚子庄王,夏禹实施德政,各地诸侯都把自己那里的奇异之物绘制图,献给朝廷,九州的长官也把金属制品上贡。于是夏禹就把这些金属品做成九鼎,上面铸出各种奇异之物的形状。这样,百姓在山川林泽就不会碰到妖怪,不会遇到不顺利的事。因此上下和睦,都可以受到上天的赐福。夏桀昏乱,九鼎就迁到商朝。商纣暴虐,九鼎又迁到周朝。有美德的时候,鼎小也是很重的;背离德行的时候,鼎大也是很轻的。庄王定鼎于郏(辱耳)之时曾经占卜,结果说可以传三十代,历七百年。于今“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毕竟是个饮马黄河称霸天下的春秋五霸之一,他听完这一席话,便打消了问鼎中原的想法。顺便说一下,《左传》《国语》记载楚国时,是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官方称楚君主为楚子,这是因为,周天子成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042年,成王分封帝颛顼之苗裔熊绎为子爵,是为公侯伯子男之子爵,所以称其为楚子,是合乎周礼的。而楚国自己则自称楚王。公元前706年,楚国在南方发展,国大爵小,于是便请求周天子晋升爵位,遭到周王朝拒绝,于是在两年后,熊通自称为楚王,是为楚武王,这也是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自称王的第一个,以后才有那徐州相王。
几十年后,周景王五年,也就是公元540年,楚灵王即位,他与大臣子革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其中有这样一段,“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子革也不知是出于反讽还是怎么,居然十分肯定的回答灵王,“与君王哉”。楚灵王在历史当中留名主要还不是这个事情,楚子好细腰,就是源于这位。传说,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然后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也不知是为何,只有楚国多次问周王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