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浅浅让“文二代”蒙羞

(2021-02-04 16:35:40)

贾浅浅让“文二代”蒙羞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平凹先生用一生的时光所筑起的文学高台,被女儿贾浅浅的几首短诗就给压塌了一大截,哪里还要得了五世这么久。这些天,网络上各种尖锐的批评,估计让贾平凹先生是在恍若隔世中度过。

虽说贾浅浅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又身为副教授,是个完全有民事能力的人,她作品的优劣,与其父还能有啥牵连?网友们就不必过度求全责备,硬要拖贾平凹先生下水。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贾平凹先生毕竟是当今文坛名头响当当的人物,今天他不说自己是西北文坛上的第一人,就没人敢称第一。他女儿是不是诗人这块材料,他应该比谁都清楚。假如贾先生珍惜名节、爱惜羽毛的话,他一定会在女儿作品公开发表前,替女儿把把关,决不会让这种充满屎尿屁的烂诗得以见天日。赚取不该赚取的稿费,收获不该收获的差评。

就贾浅浅这文学水平,呆在能藏拙的学术圈子里,一辈子靠研究她老爸的作品,混口饭吃,既不成问题,也无伤大雅。那里面多的是一辈子只会写点学术八股文的专家学者,在茫茫会海中等闲过完一生。人心不足,一个圈子还不够她折腾,非得再往写作这条道上挤,写的还是对文字最为挑剔的诗,仗着老爸的声威,满纸荒唐言也能大刊小报上发表。社会对此现象再不猛烈批评,文学的美好和庄重,将会荡然无存了。

但有一点必须肯定,贾氏父女在作品上没有做假,父亲绝对没替女儿代笔,否则以贾平凹先生的功力,就是拿枪顶着他脑袋让他写烂诗,他也写不出比她女儿的诗还要烂的作品。这比某个年少成名的上海籍“天才作家”,私德上要高。

有人说鲁迅先生在杂文里谈到“读书人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这番道理不正确,因为他自己的儿子周海婴就没成为文学家,甚至没见周海婴写过一篇像样的文学作品(不知道这和鲁迅先生生前不希望儿子做个空头文学家的教诲有没有关系)。贾平凹先生的女儿贾浅浅所写的诗歌,再一次证明鲁迅先生在遗传学上的判断是有问题的。但我说周海婴、贾浅浅在写作上的低劣表现,不足以证明鲁迅先生的眼光有错,因为鲁迅先生说读书人的子弟熟悉笔墨,其表述重点是落在“熟悉”二字上,他并没有说读书人的孩子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读书人。

写作可不可以通过遗传来获得,生物学上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能像“三苏”这般文名垂之千古,历史上也非常罕见。作为当今的“文二代”,要早点掂清自己的斤两,父母这辈子积攒点文名很不容易,毁起来可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