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时节欲断魂

(2022-04-06 23:35:36)
标签:

清明节

杂谈

  北京今年的清明时节很反常,没有雨纷纷,也没有天阴阴,一连几天都是艳阳天。

   4月2日这天,本来打算发一篇谈论SH疫情的新博文,不料一眼望见我那数百篇的博文只剩下孤零零的两篇,知道时机不妙,发新博文的心气立马全无。待询问新浪客服后得知,是系统在进行维护。我开博超过十年了,经历过无数次系统维护,还是头一次遇到博文被系统收治到仅剩两篇的程度。不知别的博主是何状况?

   无论什么事,我都喜欢搞点调查。凡是近日到访的博友,我都顺便查看一下人家博文目录货架上的存量。调查结果是,居多数的博文目录可以展示3~5篇,最多的居然有几十篇。当然,也有几个博友的博文目录呈零记录,货架上一篇存货都没有。所以,我大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感。没搞明白的是,在系统维护过程中,不知系统是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给每位博主留下几篇可展示的博文?

   看到博友兮杉的博文目录里只剩一篇博文,我在回复她的留评时顺便告知她。只见她平静地回复:是吗?我自己看还有118篇啊。我赶紧述说真相:进你的博客从来就没有见过118篇的时候,永远是零零星星的境况。你看我只剩两篇,我自己登陆却能看到392篇。我很早就知道高科技的戏法,你天天看到自己的家当一件都不少,其实别人看你却是家徒四壁

  这次系统维护的动静超大,也属于反常。等到今天,已经过去5天了,我的博文目录货架上的商品还是几近空空如也。当然,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等待,但愿系统只是出现了技术方面的故障而不是ZZ问题。

   今年的清明节,是老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是我扫墓后不再有长辈可汇报的第一个清明节,也是我的原生家庭除我之外的所有成员都齐聚天国的第一个清明节。

    进入这个墓园扫墓已经是第15个年头,里面有我家四位亲属的墓碑。我给亲属扫完墓之后,总会顺便看看周围的墓碑上那些陌生的已故亡人的寿辰。我父母墓碑的近邻是一个与我母亲同年去世的生于1980年的小青年,只活了27岁,而该墓碑的落款处只有立碑的年代,并没有标出立碑人。听说,按照老北京的风俗,白发人送黑发人时,不在墓碑上落款。

   墓园里不光有各自独立的大墓碑,也有一面墙上挂满数量不等的小墓碑。我在一面墓碑墙前驻步,这面墓碑墙上共有20个小墓碑,除了两个墓碑上的出生年龄是在1940年以前以外,其余大都是1950年以后出生的,最年轻的是两个80后,一个是81年,一个是83年(只活了21岁)。

   我想起曾经有个人做了几个墓园的统计之后,得出结论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低于官方的统计76岁。从统计学角度看,再多的墓园统计也依然是小样本,能否推论到全国是值得质疑的。不过,当我走在墓园里看墓碑上的生辰时,确实有一种人均寿命低于76岁的感觉。

   清明时节,博友们都在写纪念文章。博友彼糖—在清明节的博文里谈到了她与母亲之间因性格不合而产生的种种矛盾,我看了之后也生发出不少同感并留评:我和你一样,与父母的性格不合。与老母还算凑合,主要是她属于比较开朗的人,相处比较容易。与老父的战斗始于我12岁,但最后还是我给他养老送终,他活了94.5岁。

   我原本也打算在清明节这篇博文里写一写少年时代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冲突,但构思之后,感觉说来话长,篇幅不够,还是把这话题留待以后吧。想到我儿子当年也是在12岁的时候开始与我作战,不禁感叹:青春期的少年与人到中年的父母之间的战斗,是家庭交响曲里永恒的乐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庭医生
后一篇:曾经的辉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