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肺结节医院杂谈 |
10月中旬,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每年一次的体检。今年的这次体检与往年不同的是,增加了肺CT,而往年一直是肺部X线。
在2018年之前,我对自己身体的各大部件只有肺部和心脏有信心,因其他部位都相继出现了囊肿或结节,好在尺寸都不大。到了2018年,我对肺部的自信也没有了。
2018年1月,我去中美洲旅游时被染上了流感,因途中没有条件治疗而很快就转成了肺炎。回国后治疗了2个多月,最后一次看病挂的是三甲医院的专家号,得到的医嘱是:看片子还留有轻微的炎症,但不需要吃药,靠自己吸收即可,三个月以后复查。可是,因自我感觉良好,三个月后我并没有遵遗嘱去医院复查,而是忙着出国旅游。所以,今年这次查肺CT之前我是心怀疑虑,担心三年前的肺炎留下了某种隐患。
10月底我拿到了体检报告,看大多数指标都还说得过去,唯有肺部CT的报告令我眉头紧锁:“右肺上叶尖段影像可见一磨玻璃结节,大小约6.93mm*6.32mm,CT值约-553.0HU,体积118.0mm3,浸润分型为AIS,征象呈血管征。”虽然不懂医,但我知道,小于5mm的结节都不用理会,而超过5mm的结节就要认真对待了。
刚开始我并没有认真看CT报告上的每个字,而是忙着上网搜索肺结节的相关信息,直到一个细心的同学提醒我,才上网查了AIS的含义,真没想到,这三个字母的汉语意思居然是:原位癌!
看到这三个字之后要说心不慌,那肯定是不大可能,此时我内心中涌出了万千的思绪。第一个念头就是埋怨上帝:刚送走了老人还没几个月就要送自己啦,为何不多留给我一点儿准备的时间?!
埋怨归埋怨,该干的事还是要有条不紊地去做。首先是要选择医院,然后去找医生确诊。我在手机上一口气预约了三家医院的专家号,都是副主任医生,这是如今大家公认的最理想的就诊专家资质。第一家医院就在家门口,是三级医院,但不是三甲医院,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预约专家号非常容易,拿到CT片之后第二天上午就诊,已经堪称是在第一时间就诊了。
第一家医院简称A,因没名气,所以病人少。好处是,医生有时间也有耐心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我首先关心的问题是,这次肺部的小结节与上次的肺炎是否有关系?对比三年前的片子,A医院的专家告诉我,这次发现的结节在肺的上部,而我上次得肺炎是在肺的下部,两者没有关联。其次我提出了我的不解,体检中心仅仅凭肺部CT就能判断是原位癌?又没有检查别的部位,从逻辑上讲不通。A医院的专家没能正面解答我的问题,只是猜测:人家应该是凭经验吧!
最后A医院的专家认为,体检中心拍的CT片子太小,看不清楚,需要重新拍。另外,医生还给我开了验血的化验单,查6项肿瘤标志物。面对A医院专家开的两张检查单,我快速地做出了决定,先不交费。我发愁的是,如果三家医院都要求我复查肺CT,而我只能选一家,那我应该选哪一家医院?
当天下午我去了第二家医院B,这是北京有名的肿瘤专科医院,能预约到时间这么近的专家号估计纯属侥幸,大概是正赶上有人退号。按照医院的要求,我比预约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到医院,然后在环境乱糟糟的候诊大厅等候了整整4个小时。叫到我的号时已经接近下午5:30,早就过了医院的正常下班时间,而我后面还有不知多少病人。可想而知,医生的表情和语言都很不耐烦。
看名字我以为专家是男大夫,没想到是一位年纪不大的美女专家。令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美女专家尽管也说体检中心的CT片子太小,但她并不认为需要马上复查,也没开任何检查单,只有一条医嘱:三个月后复查,如果结节没有变大就过6个月再复查,还没有变化,就再隔一年复查,持续观察3年,自己选择一家能做低剂量螺旋CT的医院固定复查。
美女专家一出口就自带威严,容不得我多问,好在我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她都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了。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肺部结节三年长到将近7mm算不算快?回答就三个字:不算快!我的第二个问题是,等待三个月再复查,这三个月是不是太长了?回答是:三个月已经是最快的方案了。
A和B两家医院的专家所表达的思路不太一样,A医院的专家认为,如果从影像资料上看比较像恶性肿瘤,就选择手术。B医院的专家认为,先观察三个月再说,能不手术就尽量不手术。作为病人,我内心中更倾向于B医院的方案,不仅仅是因为更相信肿瘤专科医院的诊断,也是因为这个方案更符合我的直觉判断。
我去的第三家医院C不仅是三甲医院,而且还很有名气,用手机预约的时候堪称抢号。我抢到的号,比A医院的就诊时间错后了一周,利用这段时间我在A医院验了血,查了肿瘤标志物6项,然后拿着基本正常的检验结果给C医院的专家看。
我在C医院的就医感受非常好,不仅环境好,等候的时间短,医生的态度也相当和蔼。C医院的专家表达的基本思路与肿瘤医院完全一致,也是倾向于谨慎对待手术,医嘱是:三个月之后再复查,如果3个月之后结节比原来大了2mm以上,再考虑手术问题。
C医院的专家谈到了一个问题,即我的肺部结节是否为最近几年新产生的还很难说,因为以前的影像技术水平低,1cm以下的小结节不一定能看出来。另外,C医院的专家还提到体检中心的CT报告很可能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不大可能是医生手写输入的。因为不做病理,单凭影像描述是不能确诊为癌,更无法确诊为原位癌。这个解释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体检的结果只能作为复查的依据,而不可能由此直接做出确诊的结论。出于对C医院的好感,我主动要求C医院的专家开了CT检查单,决定三个月之后选择在这家医院复查。
除了到三家医院看专家号,我自己也上网做了一番功课,脑补了不少相关的知识。看多了之后,逐渐变得头脑清楚,心平气和。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不等到最后做病理,谁也无法确认肺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能够做出辅助判断的就是看结节是否快速变大。至于是否需要手术,其实就是一个赌博,如果是恶性的,手术就是赌赢了,早做手术就是最小的代价。如果是良性的,只观察不手术就是赌赢了,而手术的代价则是肺功能无端受损。
这一晃,三个月已经过去了一半,还剩下一个半月的等待。我祷告上帝,希望看到的复查结果是,肺结节不但没增大,还缩小了一点。在此,先自嘲我这祷告有点贪心,其实只要不变化就应该知足了,然后再祝愿我的祈祷能见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