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茨瓦纳非洲旅游 |
下午的活动内容,是在三角洲的草原上追逐动物,这一天的第三大感受就是晒。在没遮拦的旷野上,骄阳似火,犹如烤肉。首先看到的是漂亮的花豹,那神态与身姿真是帅呆了。然后是大象、长颈鹿、羚羊等等,令我又不禁想起去年夏天去过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相比起来,博茨瓦纳的动物在量上看远不如肯尼亚、坦桑尼亚,缺少万马奔腾的规模效应。但是,博茨瓦纳的动物很容易近距离看到,这里的动物似乎很坦然,不那么敏感,也不在乎人类的存在。此外,围追动物的游客比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少多了。
伴着晚霞,我们来到了夜宿的营地。只见旷野上摆着一个长条餐桌,显得很浪漫。晚餐本身很简单:米饭、鸡肉、少量蔬菜。比较意外的是,营地为中国客人特意准备了红酒和香槟。这一晚,整个营地只有我们这一行10个中国人入住,而围着我们转的黑人服务员估计不止10个。不难想象,在这荒野中,解决一切生活问题都很不容易。
晚餐后,我与营地的老板聊了几句。这个老板是个白人,来自南非。他的父母乃至祖父母都生活在南非,而他和弟弟两人跑到博茨瓦纳合办旅店。他负责营地,他弟弟负责头天晚上我们在马翁入住的那家像大仓库一样的乡间旅社。也就是说,从我们入住那家旅社之后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他们哥儿俩负责组织的,包括乘敞篷车追动物,乘独木舟游莎草淀,以及午餐盒饭、营地晚餐、入住移动帐篷等等。在非洲,别看干活的都是黑人,管理者却几乎都是白人。
我在肯尼亚和突尼斯都入住过固定帐篷,里面的生活设施与正常的酒店客房完全一样,什么都不缺,连空调都有。然而,移动帐篷是临时搭建的,这是真正意义的帐篷,即使什么生活设施都没有也属于正常。我走进帐篷,仔细观察之后,很感叹这移动帐篷的设计者非常用心。帐篷的大门由两层帆布和两层拉链构成,密闭性很好。在帐篷没门的两面墙设置了几个能透光透气的小窗子,这些小窗都能用拉链关上。地面其实很不平,但因铺上了垫子,不至于被绊倒。床头柜是用帆布制作的,看着挺新颖。从卧室通向卫生间的门,也是两层帆布两层拉链。卫生间是露天的,里面有马桶,但没有抽水设施,马桶旁有一个塑料小桶,里面装有沙子和一把铲子,是用来代替抽水的设施。卫生间里有个高高的淋浴喷头,更高的位置还有一个装水的水罐,这是洗浴设施。要说在一片原始荒野中,能整出这么一套生活设施还真是挺不简单的。
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床上用品非常干净,一看就是新换的干净床单、被罩。唯一的缺点就是床有点窄,不知道比较胖的旅客是否能正常翻身。其实,没水没电没网也是有好处的,因为无事可干,吃完晚饭我就睡觉了。这一宿足足睡了8个小时,是这一路上睡眠时间最长的一晚。
等我们回到马翁的旅社,已是中午。没想到午餐的菜居然都是牛肉,没别的热菜。不吃牛肉的我只吃了一块蛋糕,和一盘水果沙拉。下午赶路,从马翁到杭济。在杭济的入住酒店,住宿条件倒是不错,可是晚餐还是很简陋,主食只有白水煮面条,至于拌面的酱汁,我看了就不想吃。这顿晚餐对我来说,可吃的只有水果丁。算起来,这一天从早到晚没吃到任何可口的正餐。到了非洲,随身带一些零食很重要。
布须曼人是生活在非洲南部地区的一个原始民族,主要分布在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等国家。在布须曼人部落中,男人负责外出狩猎,女人们则负责采集,包括采集一切可食用的植物的根、茎和果实。由于男人们的狩猎是有季节性的,而女人的采集能提供每年60%~80%的食物,所以布须曼妇女在家族中有一定的地位。
莎草淀泛舟
远处的河马在扑腾
三角洲的野生动物
长颈鹿过马路,我们的车让路
这只豹子太帅了,多给几个镜头
晚霞夕照
夜宿移动帐篷
旷野中的餐桌
布须曼人
布须曼人的营地
博茨瓦纳多彩的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