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梦之门
(2011-12-07 19:16:27)
近日眼不适,逢“非典”时期不宜去医院,只好多睡。觉一多梦亦频繁,且梦境多为一、二十年前乃至三十余年前之事。当陈年往事在梦中漂浮时,所伴随的是模糊不清的身影、半生不熟的面孔、几近忘却的事件。此类的梦境昔日也曾有,只是无暇回味。“非典”带来了工作的突然停滞及生活的异常静止,使大脑顿时进入到少有的清闲之中,于是对平日难得留意的“梦”便有了关注的闲情,并由此生发出源自联想的几屡思绪。
梦中满载着被删除的记忆,这使我不禁探究∶梦中的记忆与现实中的记忆以何种形式相连?那些被现实记忆忘记而在梦境中复现的内容,是被无意识留下的痕迹,还是由意识特意挑选的结果?无论是何种解释,梦无疑在参与现实生活,而梦与现实之间似有着特定的关联。
小说家们从梦中寻找新构思的灵感,艺术家们从梦中探索新创意的闪光,科学家们从梦中获得新发现的直觉。而对于既不构思小说、也不从事艺术创作、更不进行科学发明的众多普通人,我们能从梦中获得什么?我的感受是,每个人都可以从梦中寻找失去的记忆以及了解更真实的自我。梦中那些荒诞离奇的非现实景象正是产生新发现的源泉,不仅可产生新的灵感、新的创意、新的发明,而且可产生对自我的新理解。
打开梦之门,可以发现这里潜藏着被意识长期无视的特殊资源。首先,梦的世界里矗立着一座被封存的记忆库,其中储存着大量沉睡的记忆。除此之外,梦的世界里还隐藏着若干呈分裂状且受到压抑的自我。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是以梦境的虚幻来对应现实的真实,然而现实中的自我是文饰过的自我,倒是梦境中的自我因无任何遮拦而更趋于逼真。梦构划出一个既相连于又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梦的世界不仅扩充了意识的记忆库,也开辟了洞悉自我的新途径,同时亦创建了自我表现的新场所,并延续了思维、延展了行为。
随着梦的意义被发现及梦的价值被挖掘,梦境的情绪也开始影响现实生活,梦中的潜意识真正加入到意识之中,不仅拓展了原有的意识内涵,也增添了更多的情绪纷绕。因此,梦的开发又使我们陷入了新的困境,那些沉睡中的记忆是否需要唤醒到意识中去,被压抑的自我是否需要释放出来,而分裂的自我是否需要整合归一,亦或在开与闭之间寻出第三条路。
梦的世界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延伸,梦所展现的是理智与意识之外的一个更自由、更感性的世界,梦的内涵则显示出意味深长。尽管梦的世界是一个无声的世界,但这里比有声世界包含着更丰富、更复杂的隐喻。梦是清醒时刻之思维与情绪在时空上的持续,梦是现实生活之意识与欲望更原始的表达,梦是心灵中被压抑之物的释放,梦是潜意识的伴随物。总之,梦不宜归入虚幻,梦的世界的确存在着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11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