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尹作胜: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兵支书”
(2025-04-09 18:18:54)分类: 尹氏资讯 |
(湖北省汉川市)尹作胜
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兵支书”
湖北日报客户端2025-01-17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顺平、杨益)时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时间是一条河流,流淌着人们的苦与乐。
近期,汉川市回龙镇池口村党支部书记尹作胜主动请缨敢于作为的事迹广为传颂。据介绍,尹作胜同志1989年参军,次年4月入党。由于军事合格,政治过硬,历任班长,代理排长,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部队的工作中去,深受好评。
他复员回家之后,充分发挥部队果敢刚毅雷厉风行的优良传统,积极投入家乡建设。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发现村里人浮于事,人心焕散,矛盾突出,令人痛心疾首。他便毛遂自荐,向时任回龙镇党委书记杨锋写了一封言辞恳切,信誓旦旦的请缨信:给我五年,送您一个崭新的池口村。
上级组织经过层层审查考核,任命尹作胜为池口村党支部书记,他立下军令状,如完不成任务,自动辞职。
组建专班,勇挑重担
伊始,他将“对党忠诚、廉洁公正、热心为民、业务精通”的成员吸收到村两委的班子中来,夯实乡村振兴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集体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
农村工作万条线,都要通过村支部书记来落实。针对复杂的基层工作,他善于总揽全局,分清主次,一一攻克。将法定工作日改为24小时无缝连接。只要是出现了矛盾,不论大小,一律尽快赶到现场,妥善处理问题。对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做到有登记,有回复,有时效。对于重大事件,亲自抓在手上,时刻放在心上,一丝不苟的落实在执行上。
据不完全统计,任期内解决了11起历史遗留问题,调解了10多起邻里纠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两家居民为宅基地闹得不可调和,他多次风雨无阻,往返群众家里七八趟,做双方父母子女的工作,最终达成共同的认知和协议,终于化解了矛盾。将池口村的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做到问题不出村,是非有人断,尽量都满意。
不仅如此,他还密切联系该村党员、乡贤和村民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主动耐心细致热情的做好回访和接待,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以身作则, 树立标杆
为进一步打开局面,他树立了“廉洁公正勤劳肯干”工作信条。不仅自己率先垂范,还要求两委干部向他对标看齐。谁不按要求来,谁就走人。如果是自己言而无信,任何人都可以向上级组织反映。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们看到了干部们为村里的各项建设,起早贪黑顶风冒雪,卷起袖子加油干,逐渐认可并支持他们的各项工作。
2023年,借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完善了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改以往靠天吃饭的现象,变成了现在的旱涝保收的新局面。通过利用市政府,镇政府的预算资金,由村集体出资一部分,恳请乡贤筹资一部分,办成了两件实事:一是将池口村的农田道路全部铺了石子,方便出行;二是将田间断头路355米全部打了水泥路,畅通无阻。后续兴建村委会办公大楼正在申报,募集,筹备之中。
拨资筹资,一分不染
鉴于村集体收入有限,国家拨款也有限,时常办起事来捉襟见肘。他放下面子,多方化缘,恳求尹作兵,尹柱兵,李正豹等乡贤慷慨解囊,募集资金近20万元。积极和政府引导的光伏项目发展对接,每年可有10万元收入。合理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参股汉川绿野禽蛋公司,每年可分红2万元。
所有的这些收入都有专用台账,有专人管理,受驻村第一书记监督。支出层层审批,账卡物相符,经得起审查。
通过上面的政策供血功能,本集体的造血功能。他积极响应村级零开支的号召,时常是自掏腰包办理一些琐碎事宜,多次受到了上级政府领导的表扬。廉洁自律,激活了村集体的一池春水,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的稳步推进。
传承人文,任重道远
回龙镇池口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乡村,在明代,尹氏一门出了尹良任和尹应元两位进士。
尹良任,从龙川知县作起,到任知府,政绩卓有成效,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侍经筵等职,积劳成疾,年三十六而卒,葬于系马口松林冈,由榜眼萧良有(张居正之子为状元)作墓志铭,著作《怀玉堂集》由同榜进士好友周嘉谟(俗称周天官)作序。
尹应元从大名府清丰知县作起,累官至陕西按察使,由沈一贯荐举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巡抚逝江等,至丙午年归隐去职。闲居二十载,年七十五而卒,葬于汉川张池口花园,由贡生魏广龄撰写墓志铭。
交谈之中,谈到了如何保护文物和传承先贤历史人文精神。尹书记表示,明代遗留下来的石狮,石碑等文物都有专人看管,后续将会在先贤尹应元墓地(汉川文物局立碑纪念)筹资建一个栩栩园纪念亭。可是,目前花园已划归为沉湖镇管辖,办起事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上级有关部门给予重视,积极协调,早日达成心愿。
采访之中,尹书记带我们到安放有尹良任,尹应元的遗像前进行拜谒,心潮起伏。四百年前,汉川张池口尹姓一门两进士是何等的荣耀!星耀汉川,名扬天下。没有想到四百年之后,周围杂草丛生,门庭冷落。
临走之前,我们反复恳请村书记尹作胜一定要保护好文物,凝聚更多的尹氏乡贤,将两位进士的纪念园修缮一新,供后人凭吊,以告慰先贤在天之灵。这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部分。忽略了乡村文化振兴,就没有生存之机、发展之源、腾飞之气。
我们看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池口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也逐渐增强。
我们相信,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村集体智慧加持下,一个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兵支书一定能够托起池口崭新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