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7,951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访90后“老戏骨”(山东)尹春媛:600年东柳发新芽

(2024-03-15 18:45:14)
分类: 尹氏资讯

好戏薪传人

专访90后“老戏骨”(山东)尹春媛:600年东柳发新芽

 

2024-03-07  来源: 齐鲁壹点 山东

编者按 近年来,山东文旅系统持续打造“好戏山东”品牌,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璀璨,人才辈出。为进一步叫响“好戏山东”品牌,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培育推广青年演员人才,即日起,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出品的《好戏薪传人》融媒报道将重磅推出。 2024年,让我们跟随一组组报道,去听听演员背后的故事,领略一台台山东好戏的魅力。

记者 郑珂 孙远明 见习记者 张宇宁

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打造的“好戏薪传人”视频栏目第一期走进了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柳子戏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拥有近600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我国戏曲史上,曾呈现“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百花齐放的格局。东柳,便是指的柳子戏。近年来,被称为“天下第一团”的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不断培养新生力量,让古老的柳子戏焕发新机。尹春媛,是剧团的一名“90后”青年演员,学戏二十余年,可以说是年轻的“老戏骨”。

 专访90后“老戏骨”(山东)尹春媛:600年东柳发新芽


儿时种下了一颗柳子戏的种子

尹春媛出生于山东的“戏窝子”菏泽郓城。“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唱柳子戏的人。”尹春媛介绍,她老爷爷就是一位戏迷,小时候同伴们唱流行歌曲,老爷爷则教她唱戏,一颗戏种子在那时就种下了。到了10岁,尹春媛进校参加柳子戏班,开始进行专业科班学习,正式走上戏曲之路。

2004年考入山东省柳子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的柳子戏演员。尹春媛告诉记者,柳子戏最大的特点是音乐唱腔。柳子戏既有北方粗犷豪迈的特点,又融合了昆曲的细腻,唱腔非常丰富。

兴趣只是从业的开始,刻苦是成功的条件。从业以来,尹春媛勤学苦练,至今已经荣获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配角奖榜首、第八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金奖”等多项戏曲奖项。

 专访90后“老戏骨”(山东)尹春媛:600年东柳发新芽


口口相传,精髓延续

文武兼备,是票友对尹春媛的一致评价。尹春媛最初学的是刀马旦角色,后来“武转文”,主攻青衣、闺门旦戏。“刀马旦武戏居多,一个精彩动作就能赢得满堂彩,青衣、闺门旦主要是文戏,唱功为主,而唱腔是我的短板,需要下力气打磨。”回忆起由武转文的过程,尹春媛仍历历在目,其中的艰辛和痛楚或许只有她和师父陈媛最能体会。

陈媛是山东省柳子剧团的一位标杆性人物,也是剧团唯一一位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唱功精湛。一开始,尹春媛的嗓子换音区总是“打泡”,老师就用手固定她的口型一遍遍让她找感觉去唱。“我每周都去找老师练习,一练就是一上午,老师的嗓音都哑了,就这样连续过了半年,终于把这个问题改过来了。”尹春媛说。

戏曲讲究师徒相承、口传心授,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师父陈媛常常会给尹春媛讲师爷李艳珍的故事,为的就是想让她把柳子戏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不变味,不变色。在尹春媛看来,每一出剧目都是由老一辈众人积淀的精华凝成,经典的老戏需要传承。“我们去年就排了《金箭媒》这部老戏,这是一部尘封多年的老戏,戏曲很奇妙,它的传承需要一代一代人真正的演出来,才能把握住它的精髓,老师经常跟我们这一代讲,老一辈怎么传承给我的我就怎么传承给你。”尹春媛说。

 专访90后“老戏骨”(山东)尹春媛:600年东柳发新芽


戏曲传承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戏曲既要一脉相承,也应与时俱进,这是传统戏曲保持精髓和活力的关键。“原来的唱本有些部分过于繁琐,叙事性比较多,老师就进行修改,满足观众新的审美需求。在表演呈现方面,师父若是从某个剧种中看到更好的,也会融入到柳子戏中教给我。”尹春媛和师父一直力求柳子戏与现代大众审美相契合,在发展中创新,不断进行包容和吸纳,以求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不同的时代,戏曲的传播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演出和排练的空隙,尹春媛会拍摄短视频传播柳子戏,现在粉丝已经近10万,收获了全国各地戏迷的关注。甚至,还有一位年轻戏迷通过尹春媛喜欢上了柳子戏,还特意来院团学习了一段时间。尹春媛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之所以不爱看戏,其实是缺乏一个认识戏曲的窗口。“我们不论是在戏曲的主题、舞台的设计上,还是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方面做出创新改变,都是为了打开一扇窗,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戏曲,走进剧场,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戏曲的魅力。”前段时间,尹春媛参排了一部戏曲电影,镜头和舞台表演的不同让她有了新体验,这也是为戏曲传播提供的新途径。

“柳子戏对我来说不只是工作,它更像是一位亲人,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是一个家庭。”尹春媛享受在舞台上的每时每刻,她喜欢表演的每一个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生,这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

年轻的尹春媛,传承下来的不仅是“活化石”柳子戏,还有与时俱进戏曲人的新思维。她在传承柳子戏传统剧目的同时,还推出了国风戏歌《神女劈观》,戏腔演绎流行歌曲《孤勇者》等作品,大胆地与现代文化“联动”,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化学反应。

“作为拥有近600年历史的山东地方戏剧,年轻一代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柳子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尹春媛说,“未来,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柳子戏,爱上柳子戏,将柳子戏继续传承下去。”

专访90后“老戏骨”(山东)尹春媛:600年东柳发新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