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铭绶【清】(榜眼、进士、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2024-03-15 18:23:38)
标签:

杂谈

分类: 宗彦贤达

 


 尹铭绶【清】(榜眼、进士、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尹铭绶像




尹铭绶【清】(榜眼、进士、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中国科举博物馆:清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大金榜。该科状元张謇、榜眼尹铭绶、探花郑沅。

尹铭绶【清】(榜眼、进士、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中国科举博物馆:榜眼及第——清道光九年,状元及第——清乾隆三十四年,探花及第——清同治七年。

 尹铭绶【清】(榜眼、进士、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尹铭绶【清】(榜眼、进士、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尹铭绶【清】(榜眼、进士、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尹铭绶【清】(榜眼、进士、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尹铭绶(1863-?),字佩之,又作佩芝,七地(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腰潞镇七地村)人,两广总督谭钟麟(谭延闿之父)的孙女婿。自幼读书勤奋刻苦,善于融会贯通。肄业岳麓书院,师从徐棻,今南京图书馆藏有其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十六岁时参加考课的试卷,评为超等第二十九名,奖钱五百文。光绪十七年,尹铭绶参加乡试中举。光绪二十年参加会、殿试,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第一甲第二名赐进士及第,钦点为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很快又任国史馆协修。光绪二十三年,尹铭绶出任广西乡试主考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编修提督山东学政。光绪二十八年,尹铭绶提督山东学政。光绪三十年,尹铭绶出任编书处协修,升翰林院掌院学士。经保举,分派江苏,朝廷补用尹铭绶为道员。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后慕名邀请尹铭绶,尹铭绶在杨度等人劝导下,任袁世凯“总统府”的机要秘书,有“智囊”之称。因在“善后大借款”问题上与袁世凯意见相左而辞职。辞职后寓居上海,以写字卖文度日。同时,尹铭绶又是一位大书法家,工行、楷,与袁意见相左离开总统府后,寓居上海,以鬻字为生,后虽袁世凯多方相请,不复为官。著有《学规举隅》二卷卷首一卷,今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茶陵尹氏刻本传世。尹铭绶的殿试对策,纵论河渠、经籍、选举、盐铁四事,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现如今各大拍卖会上时可见他的书法作品。

轶事典故

传说,本来尹铭绶应该是状元,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的八名阅卷大臣中,官职最高的是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张之万,其次是协办大学士麟书,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李鸿藻排名第三,户部尚书翁同龢排在第四,礼部右侍郎志锐排在第八位。于是按照当时的规矩,张之万看上的第一个人会成为状元,麟书看上的第一个人会成为榜眼,李鸿藻看上的第一个人会成为探花,而一向以善于发现人才著称的翁同龢看上的人,最好名次也只能是第四名传胪……志锐的人再强也只能是第八。再往后张之万看上的第二个人会成为第九名,麟书手中的第二张卷子第十,依此类推。就是这样的规矩。

当时翁同龢看中的人是著名的学者张謇,而张之万看中湖南名士尹铭绶。翁同龢极力想为张謇争取一个状元,便去找李鸿藻商量,想让李鸿藻让出探花名额,想以探花再加上自己手中的传胪两个名额来换取张之万手中的状元,但是李鸿藻说:“状元我不争,探花我也不让”。于是翁同龢只得去游说麟书,最后说动了麟书,又加上志锐的支持,才为张謇争到了状元,尹铭绶当了榜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