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尹鸿智律师:《写给母亲的记忆》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尹氏作品 |
天津尹鸿智律师:《写给母亲的记忆》
2022年5月8日母亲节
在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所有的母亲都会有一份惊喜,或聆听一声亲切的问候,或收到一份精美的礼品,或手挽手的陪同,面对面的聚餐,而我的母亲这些都得不到了,她在天堂的世界里,能收到的是遥远的祝福。但愿她有这份灵感,享受儿女送给她的这份心愿!
每个人都有一个母亲,无论地位高低,富贵贫贱,年老年少,都是母亲所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一个顶天立地之人。从呀呀学语,到垂暮沧桑;从青春年少,到儿孙满堂,母亲用一生的精力和希望,目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每个人的生长,都离不开母亲希望的目光。
我在农村长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城乡差别还很大,那时的农村跟城市相比,几乎是两个世界。只有当时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才能体会得到他们向往城市生活的欲望。在我通过考学离开农村,到城里读书的时候,母亲是无比的高兴,虽然没有什么叮咛嘱咐的话语,也没有送给什么随身礼物,但是我读得懂她那深情的目光,读得懂对我的深切期望。她目送着我离开那小小的村庄,把她的爱留给我渐远的身影,留在了她不语的心里。在那个村庄生活几十年,她没有去过更远的地方。每当我回家看望她的时候,她都充满喜悦的笑容,为我做好吃的饭菜,那时我也读得懂她对我的那片爱子之心。自从离开家乡,到城里学习以致后来在城里工作,母子就成了相互挂念的对象,她在家的那个地方,我漂泊在外,不在她的身旁,虽然现在看来还不到百公里的路程,不是万水千山相隔,但也是在两个地方生活,她不能忘记我在外边工作,我也不能忘记她在家乡的生活,就这样用心的呼唤与陪伴,她守着那片故土,我仰望着思念的家乡,默默的生活了几十年,直到她耄耋之年,九十岁终老的时候,我也目送她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我读龙应台《目送》一书时,经常回忆起我的母亲,记不清她对我有过多少次目送,从小她目送我上学,长达后目送我离开家,来到城里读书工作,后来目送我娶妻生子,她用目光默默的相送,无语无声,好像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我读得懂她送我时的目光,读得懂她对我的期望。今天,虽然她已经离开十几年,她的爱还深深地记在我的心里,回忆母亲曾经的目送,我总是会热泪流淌,心有所思,心有所想,忘不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忘不了和母亲生活的过往。
那个时候不知道哪天是母亲节,在那块土地之上,没有如今这样的时尚,没有节日祝福,没有鲜花送上,有的只是辛勤的劳作,家常理短的述说。母亲的爱深深埋在内心深处,看着我一天一天的成熟长大,直到我来到城市上学,离开祖辈生长的地方,离开家的时候,她是那样的高兴,这是她的希望,也是我追求的方向。在她垂暮之年,看着她安然的微笑,风雨沧桑的过往,深刻在母亲的脸上,也刻在我永久的心上。
在母亲节,对绕膝相伴的子孙儿女,在送给母亲礼物的时候,在送给母亲笑脸的时候,在与母亲陪伴相亲的时候,有多少人能真正体味得到此时此刻母亲真挚的情感,尤其是已经走向暮年的母亲,她们的心在何方,意在何处,作为他们的子女,你真的读得懂她们的心愿吗?有句老话说,家贫出孝子,富贵母爱多。今天在我们家家步入小康生活的时代,物质也许已经不能替代情感的表达,对于母亲的爱也是同样,她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慰藉,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不论你的母亲在天堂还是在家乡,在海角还是在身旁,别忘记给她们一个温馨的问候,给他们一天温馨的陪伴。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身处怎样,你都是她们心中的希望,不要辜负母亲的目光,你要知道她对你的曾经,现在和将来的希望,是那样深,那样远,那样长,永远永远的伴随你生命的成长!
我们在中学时代的课本中,都读过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文中描写了朱自清父亲送他去外地上学的时候,在火车站为他提行李,为他买水果,那不高的身材,穿着长袍,来回为他穿行时的背影,深深的刻在了朱自清的心里,他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写成《背影》,收录在中学的课本之中。学生时代只当一篇课文学习,今天想来,他的意义绝非仅仅是一篇普通的课文,在背影的背后,是一个父亲对子女深刻的爱。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感恩是哺乳动物的本性。普天之下,父爱如山,母爱如绵,他们一定会为这个节日而感动,感动目送每一个背影时候的记忆,感动每一声听到呼唤妈妈的声音,感动今天收到母亲节的那份真挚的礼物。
在天的母亲已经离去,在地的繁衍还在继续,每一天都有生命诞生,每天都有母亲的目光相送,天下之爱莫过于母爱,天下之情莫过于孝母之情,以子之爱,献给我的母亲,以人之爱,献给这个伟大的母亲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