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尹鸿智律师:《父亲节感怀》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尹氏作品 |
天津尹鸿智律师:《父亲节感怀》
2022年6月19日
今天是父亲节,是自我亲情感受表达的节日,每个人都有个父亲,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深深的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意。人生之爱,莫过于父母之爱,这份爱伴你出生,伴你成长,伴你回忆,伴你老去,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一生的感受。父爱和母爱一样,她是人性之爱,传递之爱,古往今来,家有庭训,父有挚爱,代代相传,世代不衰。
父亲节的渊源来自于美国,她是由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设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五个弟弟,母亲去世后,父亲抚养他们姐弟六人长大,吃了很多苦。多德长大以后,深感父亲自我牺牲的精神应得到表彰。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为父亲节,州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把每年的六月第三个星期日作为父亲节。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决议,使父亲节成为全国性节日。目前,父亲节流传于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感谢父亲对子女的生育之恩,教育之爱,祝福父爱永远与我们同在!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深沉,无声自励,无言自勉,在电视剧《觉醒的年代》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典范,我们大家都知道陈独秀是革命先驱者。他有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父子三人,同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这在中共党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然而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个儿子相继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他们父子是思想传承,意志共荣的典范。是父爱传承发扬光大楷模,其光辉映照国家史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样的家庭,父亲的思想都对子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的父亲没有文化,是穷苦人出身,在他年轻的时候,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爷爷去世的比较早,父亲刚刚成年的时候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那个时候姑姑和叔叔还都小,为了家庭生计,他有时候去给别人家打短工。他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虽然他自己没读过书,但是他却希望家里适龄的人去读书。于是在叔叔适读年龄的时候让他去读书,在我长兄适读的年龄,也让他去读书。那个时候中国正是军阀割据时期,乡村很贫穷,村里人都是以农耕为生活之道,很少有人去读书。而我的父亲却不一样,他不惜自己辛苦,培养家里适龄人到学堂读书,要让家里人识字。在一九四九年解放之后国家开始普及教育,在我们这一代的叔伯兄弟五个人中,有四个人以读书离开了农耕的命运,有三个成为教书的老师,而我成了一名律师,虽然我们都很普通,但是我们以读书,改变了祖祖辈辈农耕的命运,一个父亲的读书理念,改变了我们的家族命运结构。父爱不仅仅是生命的给予,更是思想维新观念的转变,这份爱的传承繁衍,使我们家族走向了文化育人的道路。
在父亲节的今天,回忆父亲对我们的思想引领,回望我们后代走过的路程,我们感慨万千。父爱如山,我们继承和发扬了父爱的文化思想,我们站在了时代的潮流前沿。如今我已是花甲之年,也成为了父亲,我很高兴对天堂的父亲说,我们没有辜负你的期望,你寄予我们的愿望,在你的子孙身上得到了实现,同时我也寄予晚辈,你们要发扬光大家族先辈的读书理念,祭奠祖先不灭的梦想!为民族振兴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