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好中医故事】(山东)尹建杰:一家杏林缘,世代中医情

(2022-12-18 10:18:36)
分类: 尹氏资讯

【讲好中医故事】(山东)尹建杰:一家杏林缘,世代中医情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22-12-17 发表于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医药会员之家 ,作者继教部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中华中医药学会向全体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发出的“弘扬科学家精神、走奋进新征程中医路,做建功新时代中医人”倡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医师培养计划---我的中医路分享展演活动”,以“弘扬精诚德业,讲好中医故事“为主题,旨在发扬老一辈中医名家老骥伏枥、不懈追求的奋进精神,弘扬中医药行业济世活人、传承创新的优良传统,用中医人自己的感悟和激情,分享、展示当代中医的成长故事、励志故事。从即日起对征集到的视频、文稿作品进行推送,敬请关注。

 【讲好中医故事】(山东)尹建杰:一家杏林缘,世代中医情


【讲好中医故事】(山东)尹建杰:一家杏林缘,世代中医情

尹建杰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以三代人的中医情缘为线,讲述了一位民间医生一颗红心暖千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并引领了自己的中医之路,主题鲜明,感情真挚,用一段小小的故事刻画出了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一辈中医人的风骨,正是这种传承的中医文化指引三代中医人,在杏林默默耕耘,践行大医精诚的初心,悬壶济世,造福桑梓。

受世代行医的家庭熏陶,我从小就对祖国传统医学有特殊感情。六七十年代有部反映赤脚医生的电影《红雨》,其中一根银针治百病的神奇、一颗红心暖千家的无私,仿佛是对父亲他们老一辈中医高大形象的真实写照,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卫生兵,退伍后做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我从小就记得,每天来家里找父亲看病求医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从上百里外慕名而来。不管什么时间,父亲都热情接待,有时刚端起饭碗又放下,有时深夜熟睡中被叫醒。母亲心疼父亲,偶尔会说几句牢骚话,父亲就语重心长地说:人家看病就是最大的事,这么远来就是相信我,我怎能因为自己晚吃一会儿饭、少睡一会儿觉而耽误人家看病呢。

邻村的老中医爷爷看我父亲忠厚好学、悟性又高,执意收他为义子,将一辈子所学倾心相授。父亲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中医,结合祖师传下来的验方,苦心钻研,找到了对治疗顽固性疮疡有奇效的方法。一个拇指指掌关节腱鞘炎局部封闭后感染形成窦道的患者,每天将手泡在混有各种抗生素的容器里,医院说只能截肢。她绝望之中慕名前来,创口肿胀变形,淌着绿色脓水,一股恶臭直顶鼻子,连她的儿女都有些嫌弃。父亲耐心地为她清洗换药并安慰她。两个月后,她的伤口痊愈,连变形的手也部分恢复了功能,像这样的病例屡见不鲜。

遇见发烧腹泻的婴幼儿时,父亲会将一支毫针捏在手中,不让怕针的孩子看见,一边安慰,一边随手摸摸孩子前胸后背和腹部,不等孩子反应过来针已扎完了,快得我都没看出是怎么扎的。既没让孩子感到疼,效果又奇好。父亲说这是根据小孩随拨随灵的体质,以及怕针怕药的特点,自己摸索发明的半针疗法,可惜我一直没有机会跟他学到手。

一个民间医生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称奇的,但难能可贵的是,父亲行医那么多年,从不收任何费用。他说,这是自己的手艺,信手拈来,药都就地取材,也花不了几个钱,只是想把义父的艺业传承下去,给四邻乡亲们造福。

受父亲影响,八十年代我也考取了中医学院,开始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海洋中遨游。参加工作后对风湿病尤其是世界疑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巨大的兴趣,在恩师眭书魁主任的指导下,逐步形成阴虚内热的痹症理论,采用五扶三疏独到的治疗体系,日臻完善。西医重点在病,中医重点在人。我十分推崇对慢性病病人的整体宏观过程管理,将患者的认知、心理、家庭及诸多社会因素,看成一个复杂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对病人病情和治疗预后做出准确评估,制定适宜的长期治疗康复方案。还要特别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心身同治,彰显中医整体治疗观念的特色,尽快让患者身心康复,回归社会。

我的患者都说我没有脾气,对他们事无巨细,有求必应。这其实是中医所共有的医者仁心。我常说,作为专科医生,彼此在治疗技术上不会有多大差距,有差距的只是担当和责任心。在病房管理上,我也要求贯彻整体思想,医疗护理不分家,治疗生活两兼顾,拉近医患距离,增进彼此信任,从而提高患者医从性,确保疗效。

记得有一位病人,病情不重,但精神状态很差,我极力挽留她住院治疗,她问需要吗,我说:“从病情上不需要,但我想让你看看其他病人是怎么看待病情的,这对你将来康复大有裨益。”她听从建议住院,最终理解了这是种特殊的心理治疗。后来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多年后还常书信来往。

还有一位失聪的患者,性格敏感,由于听不到,也造成了很多误会。我用纸笔和短信与她交流,以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得到了她的信任。不论病情还是家事,她常会和我讨论,我也都耐心解答。几年来,我们俩的短信来往达数万字,可以编著成一部中篇小说了,同事们戏称这是现代版的医患两地书。

医者父母心,应像《大医精诚》里所说,用同情心、同理心对待患者。我们每年都会给贫困患者减免费用,我也常年跨区坐诊,义务服务。去年,一位狼疮性肾炎患者,因长期患病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十分危重,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我鼓励她坚持下去,资助她生活费,同时求助慈善机构进行募捐近两万元,帮助她顺利康复。

在父亲大爱无疆品格的熏陶下,我的妻子、弟弟、弟媳,外甥女都从事医疗行业,我们没有为当今社会浮躁不安的戾气所困,安心地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职业,默默为社会为患者奉献着自己的热忱和智慧。我从2004年只身到淄博从事风湿病治疗工作,已经整整十八年了,虽然身在异乡,却从未孤独苦闷,只要与患者在一起就很充实快乐。我和我的团队知名度也日渐提高,社会影响力扩大到周边省份甚至国外。市卫生部门以我的名字命名了“名医基层工作室”。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我又荣获了“从医三十年荣耀奖”。我们这个年龄,把奖都看得很淡了,但我们把医生的信誉看得比生命还重。我的电话簿和微信里有五千多病友,只要他们有需求,我都会及时回复,帮他们解决问题,做他们的贴心人。真正践行"一次就诊,一个朋友,一家健康"的行医理念。

我热爱中医,更崇尚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我想要做一个好医生,不但要有扁鹊的高超医技,有孙思邈的崇高医德,还要师从古贤孔孟之道,心宁神静,致远淡泊,天人合一,方可工巧神圣,造福桑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