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典训--原山东省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特级教师(山东省烟台市人)

(2023-06-12 19:50:42)
分类: 尹氏名人

 

尹典训--原山东省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特级教师(山东省烟台市人)

尹典训--原山东省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特级教师(山东省烟台市人)

 

尹典训(1932-1988),男,山东省烟台市人,1960年代居住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天津路232楼,本科,作家,山东省首批中学特级教师(青岛市唯一),原山东省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作家。毕业于山东省青岛师范学校(原李村师范)和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任安徽省怀远淮河水利学校教师,青岛一中教师,青岛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青岛二中教师;1983年调至青岛教育学院(现合并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任教,主讲《写作》。1963年时他经常在《青岛日报》副刊发表杂文,笔锋犀利,针砭时弊,很受读者欢迎。尹典训老师是语文教师中的“不安分者”,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种种教改试验。如今,他虽已年过半百,在教坛上送走三十余个春秋,但那锐意改革的精神仍一如既往。在语文教学这块古老的园地里,他通过辛勤的耕耘,踏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创造出了一个新天地。创立新的读写训练体系以写带读多年来,尹典训老师致力于语文教学训练体系的探讨。在语文教学方面,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以写作为中心,带动整个语文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理念,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巨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若干。主要学术著作:《写作知识词典》、《写作教程》。纪念文章有《路,在改革者的脚下——记特级教师尹典训的语文教学》(谭秀东)、《迟到的纪念──回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尹典训先生》(李成岁)、《一代宗师尹典训——纪念尹典训先生辞世30周年》等。可惜尹典训56岁英年早逝,对青岛市的语文教学是重大损失。

 

四十年前青岛二中名师印象——尹典训老师

cxj2016-07-25

听说尹老师是青岛市语文教研组的组长。尹老师是我高一的语文老师。后来我转学而后又毕业了,因为要参加高考,也去找过尹老师辅导,再后来成了小学语文教师,去教师进修学院上课,又做了尹老师的学生——他后来从二中调到教师进修学院了。无论什么时候做尹老师的学生,他都教的很认真,给我影响很大。

高一的时候,语文课堂上,尹老师略带方言的普通话也是抑扬顿挫,也很有吸引力。尹老师表扬过我的作文,在班上念过 ,也让我抄写下来,张贴到学校的作文宣传栏上,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尹老师批改作文是极认真的,无论是用词不当,还是句子语病,都改得很细。我至今保留着的作文本,每每翻看,看到老师的批改,都很感慨。现在的老师,没有这样批改的,看过很多学生的作文本,看到众多老师的批改,很难受,不知道是不是老师们太忙,无论中学还是小学,作文批改简直成问题。

高一的作文是学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有了尹老师的指点,我顺利地迈上了新的台阶。

尹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特别强调真情实感,就是受了尹老师的影响,我的作文没有华丽的词句,注重感情真挚,从小事当中捕捉含蕴。这甚至影响了我后来的文学创作。

听说尹老师写得一手好文章,我原以为,尹老师的文章肯定也朴实无华,后来青岛日报几次发表过尹老师的文章,我读了发觉那些文章光从词句看就是相当有文采的,原来,尹老师自己写文章的风格和他赞扬过的学生作文的风格很不一样,当了多年语文老师的我,或者说直到今天回忆起来,更觉得尹老师难能可贵,很多老师都是以自己的喜好来评价学生的作文,尹老师却是在学生作文中处处发现美,处处鼓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今天的语文老师,说起这话来都滚瓜烂熟,真正做到的,只有那些优秀的老师。

有一段时间,转学已经两年多了,毕业了还没有工作,出于对写作的热情,我还是又走进青岛二中请尹老师指点——那时候,绝没有什么辅导费的,尹老师很热情,完全没有因为我早已不是二中的学生而生疏我。

他指出我的景色描写是弱项,要多观察。于是,我大冬天的穿着厚厚得棉衣,跑到海边,观察冬天的海浪。一站几个小时,边观察边记录,回家后煞费苦心,苦思冥想,形成一篇篇观察作文,然后抄到很漂亮的本子上,恭恭敬敬送到尹老师面前。

尹老师总是鼓励我的 ,但我也切实感觉到了我在景色描写方面不行。直到今天,我几乎不写景。

虽然我景色写得不好,但尹老师仍然欣赏我,他欣赏我文章的真情实感。这是他教出来的!文革后第一次高考之前,毕业的同学们都回到校园请尹老师辅导作文,在校礼堂里 ,尹老师就念了我写的一篇反映文革后变化的关于公共汽车售票员的作文,那是一个真实经历的故事 ,题目似乎是《变了》,尹老师做了点评,给予充分肯定。

尹老师告诉我,文革前有一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雨后》,难倒不少考生。因此,我就挑战了这个题目。那时,我已经不情愿不得已地做了厂办学校的小学教师,第一天极不情愿地去简陋的学校报道恰恰是下雨,后来也恰恰雨过天晴,那一天,我竟然经历了从厌恶小学教师职业到开始喜欢这个职业,从内心讨厌小孩子到内心开始接纳喜欢小孩子的重大转变,我就以那一天的真实经历和情感变化为素材,写了一篇《雨后》的作文,又交给尹老师看。

尹老师居然把我这个已经毕业,并且早就不是二中学生的作文登在了油印的学校作文校报上,并做了认真的点评,特别肯定了文章的真情实感。那张油印校报,给我的鼓励是巨大的,因为当时,我已经第一次高考失利。

后来,在教师进修学院再听尹老师讲课,他的讲课风格和在二中时一样,极其认真。

很多年后,我去过尹老师那狭小的家,是去请教什么记不得了,只记得尹老师仍然记得我,对我很热情。那时,尹老师早已成为青岛市最优秀的教师之一了,在教育界名气已经很大了。

更新于 2016-07-27

 

《曾经辉煌的天津路(山东青岛城南老街之31)》记载:

看到天津路23号,使我想起教育家、作家尹典训先生。1960年代,他住在院内2楼,我的同事黄祖田住在3.。尹典训(1932--1988)山东烟台人,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先后任安徽省水利学校、青岛一中教师、青岛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青岛二中教师、青岛教育学院教师等。他是山东省首批特级教师,他创立“以写作为中心带动语文教学”教学法,被广泛推广,对于中小语文教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他选为山东省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尹典训于1983年调到青岛教育学院任写作课教师,笔者在教育学院读书时,有幸成为尹老师的学生。其实,我认识尹典训是1963年,那时他经常在《青岛日报》副刊发表杂文,笔锋犀利,针砭时弊,很受读者欢迎。在一次市文联组织的文学讲座中,他给文学青年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艺术特色,我认识了他。自此他成为我的偶像,可惜56岁英年早逝,对青岛市的语文教学是重大损失。

 

《劈柴院的记忆》(2022-07-18)记载:

认识劈柴院是1952年的事。那年我12岁,由老家来青岛看眼病,在姐姐家住了两个月。除此,我在靑岛干什么?就是玩。

我常去的地方是劈柴院。那时候的劈柴院比较热闹。说书的,变戏法的,唱小戏的都有,我是“蹭”书。所谓“蹭书”,就是坐长条凳的人是常客,周边站着听书的人群不稳定。一旦说书的说:“且听下回分解!”,坐客稳絲不动,站客“哗”的鸟兽散,我也随大流拿腿就走。

1963年,我在城市西部一所学校任教师。刚过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开始复苏,市场比较活跃。有一天下午,同事小黄对我说:“下了班,咱到劈柴院去打打牙祭。”“好”,我说。正是深秋,北风刮着黄叶漫天飞舞。我和小黄从北京路口进,一条狭长的胡同通向劈柴院内部,胡同两旁稀稀拉拉的小店,有酒馆,也有小食品店。

江宁会馆似乎没有开放,是民居,还是公房,说不清楚。走到十字路口,左边是李家饺子楼,高高隆起,雄居一方;对面是元惠堂。“这是老字号了,我们进去。”小黄说着走了进去,我紧随其后。找一张方桌坐下,小黄来到柜台前,似乎有咸亨洒店式的拐尺形,台上座落两个酒坛子用红绸子包裏圆形坛堵,旁边掛着三个酒提子分别是:一两、二两、半斤的。小黄每人要了二两白酒,四个菜,两热两凉,只记得沙锅豆腐一菜了,其他菜记不清了。

两口酒下肚,满身暖烘烘的,我们从教育谈到文坛。当时在《青岛日报》副刋常发表文章的热门人物有尹典训、毛书征、邓式光、肖华荣等,诗人有刘饶民、符加雷、刘敬堂、桑林等人。那时我23岁,崇拜的是尹典训。我对小黄说:“30岁前,我要达到尹典训的水平,能在巜青岛日报》副刋发表文章。”小黄说:“尹典川就住我家楼上。”

在初中种下的文学种子,一直在我心里萌动。我立即提议到小黄家里坐坐,顺便对尹先生居宅一瞻风采。尹先生窗户果然散发暗淡灯光,我投去崇敬的一瞥。果然,心情刹那清爽,加快了回家的步子。

 

《【醉美市北】安然恬静的上海路,有百年的故事说给你听》

2022-09-27

抗日战争时期,礼贤中学对面有一家兴亚新报社,出版日文报纸《兴亚新报》,它的南边是陆军军官俱乐部,里面有礼堂和娱乐室,抗战胜利后改成民言报社,是国民党青岛市党部机关报,俱乐部成了盐务局。

解放后两处建筑以及原先的第三公园合在一块,改成了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作为职工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与9中校门斜对面的工人文化官小礼堂,经常举办讲座、学习班。

上世纪1963年,国民经济好转,市文联与市工人文化宫联袂举办文学讲座。刘饶民,符加雷,尹典训,时德愷以及外地作家先后讲课。马季与于石友来此表演相声,马季谈创作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