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2022-07-21 07:15:34)
分类: 尹氏名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艺术与管理文选》封面图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尹华俭(尹永)--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融安县人)

《多情的红河石》剧照

尹华俭,笔名尹永、石莲子,男,75岁(2018年)1932年出生,广西融安县人,戏剧家,词作家,国家二级编剧,原广西原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1984年始任)、柳州地区文联主席(1997年时任),广西来宾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196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校戏剧文学系,曾任广西柳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柳州地区书画院院长等职务。2002年退休。他一生只从事过一项事业,那就是文艺。从事文艺工作几十年,尹华俭既是桂中地区(包括来宾)文艺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文艺,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到事业上,孜孜不倦,永无止境。谈及尹华俭,来宾市文联主席罗勋不吝赞词,“尹华俭是文艺领域的多面手,也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是来宾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出版过《胜利在望》、《金桔林里唱新歌》、《剧海微澜》、《词侣留香》等戏剧、歌词专著及美学读物《线的诱惑》和是柳州市第一部阐述艺术管理内涵的理论专著《艺术与管理文选》等,有戏剧、论文、歌词、曲艺、山歌作品全国、全区发表、演播并获全国、全区多项奖。他曾获得全国首届群星杯二等奖(小彩调《军嫂坐花轿》),全国学校剧二等奖(儿童小歌剧《洁白的山茶花》),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先进人物”,广西铜鼓奖,广西金钟奖,广西“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奖项。2018821日来宾广电网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八桂先进人物】尹华俭:文化寄情 乐于奉献 ...》为题、2018828日广西日报以《拙笔一支写奇石——记来宾市文艺工作者尹华俭》为题、2018828日《广西新闻》以《尹华俭:寄情文化 笔耕不辍》为题,报道其事迹。

艺术简历

在他还是一个乳臭未干、满脸稚气的小学生时,就受到了广西文艺界傅锦华、杨爱民、陈金发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并从深受群众喜爱的《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阿三戏公爷》等一大批彩调剧和《白毛女》、《窗口》等现代剧中汲取到了宝贵的艺术营养。这些影响和营养,像一杯杯甘甜的乳汁,滋润了他稚嫩而聪颖的心灵。他从语文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和看过、听过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和几个小同学大胆尝试,初露锋芒,在学校内部自编自演反映抗美援朝中,朝鲜游击队宁死不屈的精神的戏剧《宁死不屈的金民顺》,轰动校园,艺惊世人。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尹永手中的笔杆,开始闲不住了。《和好》《保卫祖国边防线》《赶圩归来》《苗寨枪声》等一批儿童小话剧、儿童小歌剧、小彩调、小话剧、小歌舞剧,相继问世。上高中时,他参与了县里《刘三姐》的创作,并参加了广西文艺干校小戏剧创作班学习,正式踏上了专业文艺创作的道路。从此,他春风铺路,激情满怀,文思如涌,笔走流云。《考验》、《木匠下乡》、《春暖苗山》、《松良回寨》、《友谊关外》等等,一篇篇佳作横空出世,一个个剧目被搬上了舞台,一阵阵掌声扑面而来。这一阵阵掌声,进一步激励了他的创作热情。他总是有写不完的题材,艺术创作的路子越来越宽,步伐越来越稳健。他除了戏剧之外,音乐、曲艺、舞蹈、美术乃至奇石、盆景等,均有涉及。艺术作品的质量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一生所创作的各种门类的作品共有多少,无法统计。早于1985年,当时全国上下都在讨论戏剧观念的更新,尹华俭将讨论引入柳州地区,并在全地区创作人员大会上介绍国内外戏剧创作态势,分析广西戏剧创作现状,让创作人员大开眼界,鼓足干劲。他率领重点作者创作的《奇迹》、《虫之乐》、《江郎才尽》等一组荒诞戏剧在全区获奖,引起高度关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尹永的人生步伐迈进了退休的门槛。退休后,他本想歇歇脚,享享清福。但是,艺术的曼妙气息,时时都在撞击着他的脑海;艺术的香甜蜜意,时时都在熏染着他的心扉。加上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总想为人民多做点事的心理,他欲罢不能,只好挥笔上阵,继续创作。此时,他已经是世事练达,文如珍酿。《风雪夜客》入选全国剧本创作孵化工程;《多情的红河石》、《蜜月遗爱》、《调子佬快活三》被合称为红水河三部曲,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2017年文艺创作扶植工程。同时,还有《风流歌手黑牡丹》《山上有棵苦楝树》、《追梦嫂剃头》等一批散发着馥郁芳香的经典佳作,走上舞台,走进社会,进入人心。此外,《壮人恋歌》、《诡叔卖石》等一批大小剧目已经完稿,正待搬上舞台。退休20年来,尹华俭笔耕不辍,共创作6部大型剧本,10余部小戏小品,以及多篇论文、曲艺、山歌。最近又有两部剧作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剧本孵化工程获得资金补助。他创办并主编农民刊物《乡村大舞台》,撰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千字文》,让群众喜闻乐见。

尹永的一生,是文艺创作的一生,同时又是文艺理论研究的一生。他的每一个创作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对理论的思考与研究。创作与理论研究并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报、新华文摘报、文摘报同时发表了他的论文《提倡剧本答辩,废除一人拍板》;2004年全国年度论文选收入了他的论文《坚持科学发展观,营造戏剧艺术生态环境》;来宾市建市之初,他与同行们创办了《乡村大舞台》小刊物,推动了乡村文艺的开展。理论上的成熟,让他心明眼亮,胸怀宽阔。当他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总结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又用这种独到见解去指导实践时,感到自己一下子就从原来的必然王国飞跃到了自由王国。在自由的王国里,他立足艺术,胸怀天下。妙笔着处,皆可看得见祖国的伟大,看得见党的英明领导,听得见人民的心声,望得见美丽的诗和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