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尹晓燕:植根乡土呕心沥血育新人(2022年“齐鲁最美教师”候选人事迹材料)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尹氏资讯 |
山东尹晓燕:植根乡土
平度市店子镇昌里中学 尹晓燕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她很幸福,因为她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来自老师的爱和关心,使她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也要当一名乡村好老师。二十几年来,她就像妈妈一样,爱着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她就是昌里中学教师——尹晓燕。
孜孜以求,乐此不疲
人们常说,点滴见证品质,平凡铸就业绩。这一句话用在尹晓燕的身上是恰如其分的。从她步入人民教师行列的第一天起,便立下了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的宏愿。她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所谓的“名人风采”,而有的是二十六年如一日的职业操守,有的是其扎根乡村教育敬业爱岗的那份执著。每个夜晚,台灯下,桌案前,杯中热气缭绕着微颤的背影。伴着春雨拍打窗沿的沙沙声,左手边叠起似小楼的作业本经尹晓燕的手、笔传送,又在右手边叠起新一座小楼。小楼每晚都在盖,坚实地伫立在农村教育的热土上,她是一丝不苟的监理、是审时度势的工程师、是不辞辛劳的泥瓦工、是事无巨细的安全员……
学校教师严重不足且老龄化严重,她服从学校安排,连续承担起九年级班主任及英语等多学科的教学工作。孩子们都说:我们尹老班有“七十二变”、“十八般武艺”。每天清晨,她坚持五点半起床,早早来到学校。晚上九点半,查完学生宿舍她才回家。每周13节课,组织两次集体备课,还要带领组内老师进行课改试验,进行教育理论研究,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等,这就是尹老师日常所做的工作。白天繁忙的工作使她没有时间备课、批作业,于是下班回家后,忙碌了一天的她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在灯下继续奋笔疾书……
现已步入中年的她早已是为人妻、为人母的家庭重要成员,身为党政部门的丈夫工作忙碌,父母高血压高血糖常年吃药打针,但她从没因琐碎的家庭事务而影响教学工作。
尹老师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育、教学和学生身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出色的教学成绩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同事的赞赏、校领导的赏识、社会的认可。在昌里中学工作的二十年来,除了产假这一特殊原因,从未请过一次假,每学期业绩考核都是“优秀”等次,多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无私奉献,任劳任怨
1996年9月,她踏上了农村中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教育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这份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提升,不断进步,很快由一位青涩的新教师成长为了一位有经验、具备带团队能力的教学能手。尹老师有两个习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经常自己掏钱买书给学生看,二是常在班里讲新闻时政。她说,阅读受益终生,作为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爱读书,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还应让学生胸怀天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因此,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学生读新闻,讲新闻,让学生了解国家、国际形势,从思想上、从内心深处唤醒爱国意识,产生为祖国振兴而学习的动力。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2017年冬天一场病毒性感冒席卷全校,她毫不例外的也被波及到了。考试前一周的周三,上午上课时她感觉不舒服,浑身无力,头痛得厉害,并伴有恶心呕吐,午饭也没有吃。下午继续坚持上课,课下辅导学生。学生心疼的说:“老师,你休息一下吧。明天再给我们讲。”她有气无力的说:“没事,一会就好了。”哪里过一会儿就好了?一帮学生刚走,她就匆匆地出去了,好一会儿没有回来。对桌的同事出去寻找,发现她蹲在绿化带边,吐地脸色苍白。扶着进了办公室,还没坐稳,上课铃响了,她喝了口水,摸起书,扶着桌子站起来,就要去上课。看她步履不稳的样子,同事看不过去了,强把她按在椅子上,为她调了课,请假带她去医院。第二天一早她又准时出现在了早读课上,只是下课回到办公室,就蔫蔫地趴在了办公桌上。同事心疼的数落她:心里有学生是应该的,可也别太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啊!真是个傻妹妹!她就是这样一个全心全意、不舍得耽误学生丁点时间、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学生身上的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这个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她的辛勤付出,成绩优秀,她所任教的班级也屡获青岛市、平度市市级先进班集体。2014年本人也被评为“平度市优秀教师”。
潜心钻研,业务精湛
乘着新课程的东风,她经常在全校开设示范课、观摩课,用真实的课堂来诠释新课程理念,得到当地教师的高度称赞。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她的英语教学逐步体现“以生为本,以趣促学,以动促思”的教学风格。她所带的徒弟和指导过的教师,有肯吃苦、功底厚、有作为的轰动效应,在各级赛课活动中均获得较好的奖次。
每学期初,尹晓燕老师都早早地制定好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研活动安排。确保老师们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确保每次教研活动都能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她还利用工作之余,主动阅读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她说,周末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上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网上书城买书。在她的组织下,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师专业培训活动:名师讲座、外出取经、教研沙龙、教师论坛、同课异构、师徒结对、导师工作室等系列教研活动。
她带领她的团队成员潜心研读《新课程标准》,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自己的上课构思、制作的课件、有效经验,甚至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都会毫无保留与搭档分享。无论谁与她搭档共教一个级部,都会被她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深深感动。在她这个会干、能干的教研组长的感染下,她们英语组的教学成绩在全市统考中名列前茅。在学校举行的每一次公开课展示活动中,她都积极参加,认真准备,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同事出课需要帮助,有求必应,她总是不二的人选。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她在2007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平度市教学能手”称号,2008年被评为“平度市初中段英语学科骨干教师”,2014年平度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平度市优质课二等奖”。自2012年以来一直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长,在她的带领下,本校英语学科的教学教研活动一直走在全校的前列,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在山东省远程研修中,也多次获得优秀研修组长的称号,并在2014年担任平度市研修辅导老师。
耐心辅导,爱润心田
她关爱每一个学生,并耐心辅导,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胜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完美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她的教学注重实效,分层辅导,有的放矢。比如,2014届四班的崔文涛同学。这名同学英语基础较差,平时考三四十分。在2016年秋天,她接手以后,了解到崔文涛同学理科很棒,英语较差。于是她找他谈话,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崔文涛刚开始连单词都不会读,于是她就从学音标、读单词开始,一步一步的教。崔文涛同学学得也很努力,下课后就到办公室读单词。一个月以后,初见成效,他自己会读单词、背单词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崔文涛同学在2017年中考中取得了86分的好成绩,并顺利考上了平度市第九中学。看着孩子们的成绩,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她时刻把爱心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小铭是她教过的一个留守儿童,父母离异,跟随姥姥姥爷生活。学习基础差,心灵敏感脆弱,与人交往谨慎,不太合群。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和教育,正值青春期的他性格粗暴,常因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不做家庭作业,成为一个让任课老师头疼的学生。看到这一切,尹老师没有因为违犯纪律而训斥、挖苦他,而是以亲人般的爱心关心他、爱护他,指导他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指出他违纪的言行。尹老师坚持了一个周,每天课余时间把他叫至跟前,耐心细致的辅导,循循善诱的打开其心结。真诚的爱能够像火山,暖化冰冷的心,小铭终于考入了理想的高中,变成了一个乐观开朗的阳光小伙。每逢放假,小铭都会来到母校看望他的尹老班,尹妈妈。
工作多年来,尹老师有一个习惯一直没有变,办公室抽屉里总是备着饼干、火腿肠等小零食,这是给因为各种原因没吃早饭的孩子准备的。
“父母离婚了,怎么办?”“和朋友闹矛盾了”“
尹晓燕老师,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她用二十六年的时光守望着她心中的那一束阳光,她用二十八年的汗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丰富内涵,她用二十八年的心血塑造了一位乡村师魂的光辉形象。“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她也委屈过,抱怨过,但她始终认为人在忙碌中可以进取,失败中可以提高,干扰中可以成熟,委屈中可以自勉,困难中可以坚强,成功中获得喜悦。她始终认为叶的事业是崇高的,叶的事业是神圣的,自己仿佛是其中的一抹绿,她相信真诚的奉献能使未来的山花烂漫,为叶的事业拼搏到底,她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