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神话(二)
(2015-01-18 22:10:30)
标签:
宓妃洛氏《离骚》神女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离骚》的神话(二)
月江舟
二、关于神女。
屈原为了找到理想的“美人”, 在《离骚》中有五次“求女”的记述。
第一次是求玉女。诗人驾着龙(玉虬)出发,乘着凤凰腾飞,“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的“求索”即为“求女”。他夜以继日地来到天宫,但遭到了冷遇。“吾令帝阍(音如昏,看门人)开关兮,倚阊阖(音如昌和,天宫门)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天宫的门卫冷眼对他,一天又要结束,他还在那里傻傻等待。“玉女”长什么样,诗人没有求到,也没有直写入诗。此处所求,从上下诗文可以看出为天宫的美女、仙女。
第二次是求神女。“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音如写,拴住)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玉女没有求到,诗人等到天明继续求神女,猛然回头,却没有发现“高丘之女”,即“巫山神女”,不禁潸然泪下,悲伤至极。
巫山神女为楚国人所奉祀。宋玉《高唐赋》云,楚襄王与宋玉登云梦之台,见瞬息间变幻无穷的云气。宋玉说,天帝(炎帝)有幼女,名瑶姬,未嫁而亡,葬在巫山之南,故称“巫山之女”。又称,以前楚怀王曾游高唐之台,梦中与神女欢会。临别时,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怀王遂为其立庙,号“朝云”,祀之。
第三次求宓(音如妇)妃。既然天上的美人难求,就到下界来找罢。“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这可诒(音如怡,通贻,赠送)。”趁着花还未凋谢,到下界送给可爱的姑娘。“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音如画)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大意是,因为宓妃虽然长得美丽,但一味胡搞,与洛伯用、河伯冰夷、有穷后羿都有暧昧关系,朝三暮四、人尽可夫,不是诗人理想的“美人”,所以要“违弃而改求”。
宓妃,传说是古帝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成为洛水之神。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第四次求简狄。“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音如松)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有娀之佚女”,传说中古代部落首领帝喾之妃简狄。她住在瑶台之上,后来嫁给了帝喾。她与同伴三人行浴,见玄鸟遗其卵,取而食之,遂受孕而生子契(音如歇),契是商朝的始祖。诗人面对这个美人很忧郁,鸩鸟不愿去说媒,自己去又不合礼仪,凤凰受高辛(帝喾)所托先于他送了聘礼,所以诗人只能放弃了。
第五次求二姚。“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有虞是古代部落名,帝舜之后裔。二姚是有虞国君的两个女儿。虽二姚还未嫁给少康(夏代中兴君主),但诗人想到他的媒人笨拙,怕撮合不了,故而也放弃了。
(2015/1/18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