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神话(一)
(2015-01-18 16:16:00)
标签:
颛顼瞽叟五帝本纪《离骚》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离骚》的神话(一)
月江舟
《离骚》引用大量神话传说,来增强诗歌叙事的完美与生动,在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国诗坛无出之右者。习录如下:
一、关于帝的传说。
屈原为美化自己的出生,自称是“帝”的后裔。《离骚》开篇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帝,即天帝、上帝,古代指天神。先秦的“帝”字,直至战国中期,均指天神、天帝,而非人主、君主。夏以后称人间君主为“后”“王”,而不称“帝”。高阳,即颛顼(音如专须),传说中楚王族的先祖,实乃楚人所崇天帝,即太阳神,七位黄帝之一(传说中的七帝为:黄帝姬轩辕、少昊己挚、玄帝姬颛顼、帝喾姬夋、帝挚姬挚、唐尧帝伊祁放勋、虞舜帝姚重华)。王逸《楚辞章句》说高阳是“颛顼有天下之号也。”《史记·楚世家》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音如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音如止,通沚),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小大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音如低)属。”
据柏杨《中国历史年表》:颛顼生卒于公元前2515年-2437年,为轩辕孙,高阳部落酋长,继少昊己挚为中国元首,尊称为“玄帝”。
屈原还借先帝之得失来说明楚王之昏聩。“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译:唐尧虞舜多么正大光明,他们已经走上正确途径。夏桀商纣多么猖狂放纵,只走邪路以致寸步难行。)前两句中尧舜为传说中的帝,而后两句中桀纣则是人间之君。
据柏杨《中国历史年表》:尧帝生卒于公元前2357年-2258年,是传说中七位黄帝之一。尧乃帝喾(音如库)之子,名放勋,号尧,属陶唐氏,故又称唐尧。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尧选贤任能,协和万邦,制定历法,安排农作。尧将位禅让给舜,又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
舜帝生卒于公元前2255年-2208年(柏杨《中国历史年表》),是传说中最后一位黄帝。姚姓,名重华,号曰舜,属有虞氏,故又称虞舜。据《尚书·舜典》《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舜因四岳举荐,接替尧作了帝。他巡行四方,流放了共工、驩兜、三苗、鲧四佞;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后又将王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舜的出生乃一介平民,而且遭受后娘的歧视,处境不好。《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後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後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因家庭变故,为了生存,舜东躲西藏,谨小慎微地过日子。但舜很孝道、能干,终于被尧发现。经过尧多年考察和教导,“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作为的平民黄帝。
(2015/1/18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