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打位 一些左脚跟的讨论

标签:
高尔夫 |
分类: 我的高球心得 |
这里说的是上周6去室内练球场的一些趣事,我前面打位是一个高个子男的估计有185cm,
他是左手球员,所以和我面对面练球。我身后打位是一个美女,大概15岁左右,她说和她爷爷一起来练球的
身后打位的美女动作比较标准,不过可能学习时间不长, 连续打出很多地滚球。
她爷爷在一旁帮她看球,找原因,可惜过了1个小时还是经常地滚球。我瞄了一眼,发现她主要问题是击球点总是在球前面5~10cm,每次先砸地后击球。
不过我就是看看而已,没有去打扰别人练球。
前面打位那位铁杆击球还是很不错。我们面对面练球,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的动作,
一开始我们都没有说话,后来可能他忍不住了,主动提醒我上杆的时候不能抬起左脚跟, 苦口婆心地解释那样会击球不稳定。
我和他打个哈哈就过去,没有改动作。后来和他聊聊其他的东西,
发现我们是在同一个俱乐部开始学球的;我问他一号木距离多远,他说他目前还不会打一号木,缺乏练习;他现在主要练习铁杆技术。
大家聊得很开心,交了个朋友。
说到左脚跟的问题, 其实我已经听过很多次,有不少教练也是坚持 ‘抬起左脚跟会影响击球稳定性’。
很多人都信这一点,但我一点都不信。 反过来想一想:
左脚跟不离地就能保证击球稳定性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譬如老虎下盘那么稳,击球稳定性也不怎么样。
老一辈球员,包括侯根大师都有抬起左脚跟的习惯,他们的球道率绝对是很高的,击球稳定性比现代很多球员都高。
我的理解:是否抬起左脚跟是不同是挥杆模式造成的, 具体差别在于重心转移的模式,转胯时右胯是否锁住。
抬左脚跟往往伴随着右腿伸直(请看下图),左膝前屈右腿伸直这样胯部就转了起来,转胯幅度比较大,通过转胯带动上半身转体。这样的挥杆模式,必然腿部的参与度很高。
现代主流的挥杆(不抬起左脚跟),下盘很稳,脚跟不抬起,右腿不明显蹬直,
右胯是锁住的,提倡少转胯,多转肩,增加X-factor 。
喜欢抬左脚跟的朋友们千万别被别人轻易忽悠了, 相信上面的解释会对你有帮助。这里更本不是击球是否稳定的问题,
抬不抬左脚跟,牵涉到很多元素, 甚至影响到挥杆的大框架。
前一篇:最喜欢的体能训练
后一篇:久违的阳光 铁杆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