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期挥杆动作的自我总结

(2013-03-30 15:37:09)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分类: 我的高球心得
下面自我分析一下挥杆,并且趁这个机会同好友们分享一些我近期的练球思路。 
目前我的握杆是左手强势+右手中性, 大概同的Fred Couples那种握杆差不错,左手可以看到3个指关节,右手掌心对着目标方向。强势的握杆其实也分很多种,Fred Couples这种准备姿势杆身同左手臂不在一条直线上,左手手腕在这个状态其实已经有些翘起。 准备姿势时我自己加了点料,用右手食指勾起球杆,稍稍增加手臂同杆身的夹角,我的理解是这个夹角对PA#3 加速器(TGM定义)进行supination/pronation时贡献很大。
近期挥杆动作的自我总结

下列的图片是从我最近的挥杆视频中截取的。
近期挥杆动作的自我总结
(篇外,这些图片不是高尔夫杂志上的那种高手动作,不具备任何示范模仿价值。本人没有受过什么正规培训,纯属瞎抡手打球近期挥杆动作的自我总结

1. 准备姿势:我一直练习左曲球打法,地上的杆身是我的目标方向,杆面也指向这个方向。 我的准备姿势属于闭合站位,两脚连线以及肩部都相对目标线稍稍闭合。
2. 上杆初始:尽量增加右侧上杆的幅度。另外我自己加了点料, 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左手臂的Supination,同PA#3加速器有关。
3. 上杆接近顶点:杆身基本同准备姿势时杆身平行,同肩部也差不多平行。右手肘适当远离身体,可以增加上杆幅度。
4. 上杆顶点转下杆:对比图片3和4,可以看出这里有一个调整。这个调整姿势其实是下意识做出来的。 我给大脑的指令仅仅是尽量从球的内侧下杆,inside-out挥杆。
5. 接近击球点: 头部在保持平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目前的释放模式是Rolling release。 强势握杆+rolling release 对于打左曲球路是很有利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时机的把握要很精准,失误一般就是大左曲。
6. 收杆:我的挥杆里是没有‘制动’,我个人不认同‘近端制动远端加速’。制动理论或许对某些朋友,某些挥杆有效,但我明确的知道对我的挥杆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我喜欢抡球杆,抡球杆就是一鼓作气,带着一种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霸气(向前辈Mike Austin学习);结果就是这样的大幅度转肩式收杆, 是惯性带过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