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挥杆动作的自我总结

标签:
高尔夫体育 |
分类: 我的高球心得 |
下面自我分析一下挥杆,并且趁这个机会同好友们分享一些我近期的练球思路。
目前我的握杆是左手强势+右手中性, 大概同的Fred
Couples那种握杆差不错,左手可以看到3个指关节,右手掌心对着目标方向。强势的握杆其实也分很多种,Fred
Couples这种准备姿势杆身同左手臂不在一条直线上,左手手腕在这个状态其实已经有些翘起。
准备姿势时我自己加了点料,用右手食指勾起球杆,稍稍增加手臂同杆身的夹角,我的理解是这个夹角对PA#3
加速器(TGM定义)进行supination/pronation时贡献很大。
下列的图片是从我最近的挥杆视频中截取的。
2. 上杆初始:尽量增加右侧上杆的幅度。另外我自己加了点料,
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左手臂的Supination,同PA#3加速器有关。
3.
上杆接近顶点:杆身基本同准备姿势时杆身平行,同肩部也差不多平行。右手肘适当远离身体,可以增加上杆幅度。
4.
上杆顶点转下杆:对比图片3和4,可以看出这里有一个调整。这个调整姿势其实是下意识做出来的。
我给大脑的指令仅仅是尽量从球的内侧下杆,inside-out挥杆。
5. 接近击球点:
头部在保持平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目前的释放模式是Rolling release。 强势握杆+rolling release
对于打左曲球路是很有利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时机的把握要很精准,失误一般就是大左曲。
6.
收杆:我的挥杆里是没有‘制动’,我个人不认同‘近端制动远端加速’。制动理论或许对某些朋友,某些挥杆有效,但我明确的知道对我的挥杆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我喜欢抡球杆,抡球杆就是一鼓作气,带着一种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霸气(向前辈Mike
Austin学习);结果就是这样的大幅度转肩式收杆, 是惯性带过去的。
前一篇:如何自学高尔夫之五 视频分析
后一篇:[转载]六项测试全面提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