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海岛高球行
(2012-02-21 13:18:22)
标签:
转载 |
分类: 高尔夫规则 |
我参加绿卡培训时学过基本规则,后来自己把高尔夫规则的pdf粗略看了一边。 但是上这个usga上去做测试一。不小心还会错一半的题
http://www.usga.org/rulesquiz/rules_quizzes.html
对规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经常去这个网页练习规则考试。

说来惭愧,打了好几年球,竟还没有在号称“球岛”的海南有过哪怕一次挥杆经历——N年前海岛第一家球场(台达)刚开张时和一帮子早期的闯海者去凑热闹玩儿不算的,因为那时候根本还不知“高尔夫”为何物,大伙儿也就是在一眼看去奇奇怪怪的一片草地上瞎逛荡了一圈,耍子而已。
这回总算小小过了一把瘾:从周一打到周日,整整一个星期,每天一场,观澜湖、神州半岛、清水湾、龙泉谷、甘什岭、亚龙湾、美视五月花,应该都是令我等高尔夫爱好者流连忘返的好场子。
更有意思的是,几位老相识的博友刚好都在这几天不约而同齐聚海岛:黄药师、阿瑟、太哥舞姿,加上“地主”破八,上岛前俺就戏称“破八杯”海南微型博友赛要开工啦!
几场球的过程不必细说,反正都是过来人,场上无非就那么些事:有正常,有意外;有平淡,有惊喜;有兴奋,有懊丧;成绩也基本中规中矩:三分之二的场次见八,三分之一冒九,符合俺的正常水平。
记忆犹新的“亮点”也有不少:好几个沙坑球直接切到球洞边、好几个两百多码的三杆洞用一号木直接干出标准杆、眼见闹“粮荒”时便意料之外的弄出一两只鸟来救急等。
俺是既极少在场上拍照,也很不善于描述球场景致,这一圈玩下来倒是有两点感慨:一是海南真不愧为“球岛”,对俺们打球的人来说绝对是好地方;二是俺平时念叨得最多的这个“规则”,俺是越想越灰心——“按规则打球”看来真的是很难、很难。
不是难在“规则”本身,而是难在这个“大环境”——一个“赌”字当头,无“赌”不成球,不“赌”不成局,要啥规则?能赌就是规则!既然是个“赌”,还讲什么“高尔夫精神”?一场球动辄几千、几万、几十甚至数百万的进出摆在那,还能指望当事人“随时为他人考虑”?不神经病么?
在某球场会所门口等待卸球包时,无意中听到几位还是大孩子模样的球童聊天:谁说不赌?我们也赌啊,和客人赌的一样大!
某新认识的球友,打球的时间很短,大抵还谈不上“会打球”,看场上的表现能把一场球完整地打下来就算不错了,明显是球场上的很多常识都不知道,说起来却照样赌得欢畅,还非常不解的问俺:你怎么就不赌呢?我都经常和他们赌的!
如果不是拘于礼节,俺真想知道这老兄几乎连球都不大会打,下了场到底怎么个和人赌法?
俺一直就特纳闷,说轻一点是“陋习”,说重一点是“违法”,为什么独独高尔夫就可以而皇之地、一点不加掩饰地紧紧和这个“赌”字黏在一起?
已经有N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了:不赌没人愿意打球的——事实上恐怕也就是这么个情况。
当然,最“流行”的理由是“不赌不能提高水平”。
俺好像忽然有点开窍了(可能这个窍开得太晚了一点):为什么Notouch、“流氓规则”啥的能如此有生命力、能如此有市场?很大程度上不就因为一个“赌”字么?所谓“赌场无父子”、“赌场无兄弟”,谁耐烦去和你搞什么“球场规则”?有那功夫还不如多搞几个局!
看来,高尔夫在中国可以改一个叫法:“搞尔(你)服”——服不服拿银子说话就是,别整那么多规矩!啥礼仪、规则、还“高尔夫精神”,累不累啊?
说到鉴湖蓝湾球场时,曾有人鼻子一哼,极为不屑地:啥呀?搞那么多屁规矩,什么进会所还要脱帽,真是臭毛病!
也是,不有人津津乐道海南打球“好幸福”,6个人、8个人一组照样下,弟兄们打球不就是图个快乐么?这回还听一当事人说了更绝的:干个11个人一组下场的!
破八(此老弟是属于“坚决不赌”且崇尚“球场规则”的)在接我去球场的路上曾感慨:真正愿意和能够按规则打球的可能也就不超过20%吧!
某洞,俺请破八先开球(上一洞三杆洞俺不幸打爆),他说:我也+3了(他负责在记分卡上记录成绩)!
俺大为吃惊:?不是+1么?
原来,由于球童不够,此前我俩一直是“一对二”的球童,上一洞才加了一个球童给他,由于习惯了,上来就在果岭上拿他的球,而我们俩是完全按“比赛规则”打的,他因为球童未经授权动球而自罚了两杆......
俺一边表示赞赏一边告诉他:按规则要罚也只罚一杆,还是你先开球!
像这种“自律”的行为恐怕连20%都够呛!
清水湾球场,第一洞开球前,破八老弟很严肃地交代球童要注意哪些事项;球童们大概以为是多大的吓人赌局,紧张得一声不敢吭,俺赶紧笑嘻嘻地给他们宽心:别紧张,我们不赌的,就是要按规则打球而已,怕你们不习惯,一不小心就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