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课”教学的基本操作规范
(2019-12-20 13:07:06)
标签:
试卷讲评操作规范自立教育 |
分类: 自立课堂 |
“试卷讲评课”教学的基本操作规范
为践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校训,实现“学习自主”的学生培养目标,按照“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培养原则,学校对“试卷及作业讲评课”作出如下操作规范,请教师严格遵照执行。
一、核心策略:先学后导
二、教学模式:自己修改--小组讲评--教师讲评--同学互讲--归纳拓展
三、操作规范:
第一环节:自己修改——解决粗心问题
试卷发下来后,教师不是上来就讲,而是安排学生自己试着修改做错了的题。这类题一般为学生因粗心、审题不严等做错了的题。要引导学生分析做错了的原因,引起重视,防止今后犯同样的错误。
操作要领:
1、提前下发试卷,学生自己修改时必须保持教室的安静,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改不动为止(有的题自己确实做不来),让学生举手示意。多数同学举手后即可转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解决个性问题
自己修改后完后,如果还有做不来的,则再安排小组进行“开放性讨论”。同学们七嘴八舌各说各的理儿,老师则在学生之间来回走动,走动巡视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紧张起来。走动巡视的第一要务不是为学生们解决具体问题,而是要发现学生中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精确制导”式的点拨做准备。
操作要领:
1、以二人(同桌)小组为单位,按错题的顺序,由做对了的同学讲给做错了的同学听。把通过两人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完后,再把两人都做不来的题留到四人小组解决。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由四人小组中做得来的同学帮助解决二人小组没能解决的问题。
3、四人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交8人小组进行解决(如有需要则可这样做)。
4、分小组必须做到好、中、差相互搭配才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查看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如果学生进行不走了,则可立即转入下面一下环节。
第三环节:老师讲解——解决共性问题
待到4人或8人小组都不能解决时,待同学们争论得难解难分时,老师才出来控制局面,对集中的问题、带共性的问题做出分析解答(或者也可以让班上会做的同学出来为全班同学解答)。因为同学们有过讨论,有过思考,但问题没得到解决,所以这时老师再讲,才是同学们最想听,且听得最认真的时候。不愤不启嘛!
这一个环节的主要任务就是是让学生“听明白”。
操作要领:
1.可以把错误率较高的题、带共性的问题,提前制作成课件,或者板书在黑板上,为教师讲解(或学生讲解)作好准备。
2.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讲解题的思路及方法,而不是只讲答案,要讲解答题的一些技能与技巧。要让学生学会审题,会勾画题目中的关键词。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以搞懂一题后能带动解一类题为讲解的目标,绝不能仅仅满足把这个题讲清楚了事。
3.如果是特别难的题,则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讲解(要坚持“讲了也不懂的则不讲”的原则)。如果要讲,则必须作分类的要求:下等成绩可以不听,让他们继续弄清楚比较基础但又做错了的题;中等成绩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可听可不听(如果选择不听,则可让他们这个时段去帮助差生完成基础题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则必须听,且要求必须听懂。
第四环节:学生互讲——落实真懂问题
到这个程度(老师讲了)还没完,因为老师讲(或会了的同学讲)明白了还不等于学生真的都掌握了,为此还要组织新一轮讨论。这时,由于老师(或会的同学)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说法,所以同学们再进行讨论时,思维也就由发散转向收敛,一些个性化的问题、简单的问题也消化在小组之内。努力让全体同学都经历从“听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讲明白”的过程,努力实现“明白”境界的三级跳。
操作要领:
1.这个环节的要求是:教师讲了之后,必须留下时间给学生自主消化,实现真正的搞懂。千万不要为了想把试卷(或作业)讲完而拉进度。讲了没懂等于白讲。
2.如果时间不够宁愿少讲几个题都可以,也必须留时间给学生当堂消化,真正的弄懂。很多东西放在课后让学生去弄懂,多半是哄老师骗老师的多。
3.可以是同桌再次互讲,或小组内互讲,但必须坚持中差生优先讲的原则。
第五环节:归纳拓展——解决运用问题
在一节课的最后,老师只讲那些学生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或学生发生认识错误的问题,以及需要拓展、提高的问题。这样的讲解,由于问题更加集中,讲解更加精练、更加短暂,学生也听得更加专注,记忆更牢固。在学生“讲明白”之后,可出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效果才佳。
操作要领:
1.可以是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错的知识点有哪些,关键点、易错点、易忘点有哪些。
2.也可以事前布置好拓展题让学生做,加强对所纠错知识点的巩固。
四、注意事项
1.试卷或作业做完之后,教师最好及时批改,并记录下:哪个题全班同学都做对了(这个题肯定不需要再讲),哪个题只是少数同学做错了(这个题可以在同桌或小组内解决),哪个题是多数同学都做错了(这种题需在全班进行讲解)。最难的题有没有同学做对,需不需讲解(这样的题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去努力解决就行)。
2.如果没时间批改试卷或作业,或者没来得及批改。也可采用上面的流程进行讲评,但必须得加一个环节在前面。那就是:对答案摸情况。具体操作办法:
由教师(或学生代表)念答案(或用课件出示答案),学生自己用红笔批改(或同桌交换批改)(要求学生要准备双色笔)。学生举手示意,教师及时统计每个题的出错率;教师及时汇总作业情况,摸清状况,为进入下一环节作为充分的准备。
3.教师必须要清楚本班每一个学生到底处于哪个层面,必需要作为分层次的要求,绝不能搞一刀切。在课堂上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要有事情做,尤其是要关注中差生有事情做没有。
4.教师必须牢记:讲完不是目标,学生搞懂才是目标。
5.上面的五个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完成,也可以是二节课或三节课完成。可以灵活的把握。也可以把一张试卷的讲评分为几节课,但每节课都采用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6.学习既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改错、融会贯通的过程。一门课程,知识漏洞越小,说明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就会越好,那些作业中出错的地方(考试时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含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这些就是知识的漏洞。教师既要重视这些错题,从中找出教学难点和规律,又要督促学生经常看看这些题目,反复练习,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