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明健
胡明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96
  • 关注人气: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

(2013-05-02 10:58:47)
标签:

课程标准

感悟

基本技能

分类: 课标解读

对课标语的感悟及在教学中的落实

【数学课标语】

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例如,对于整数乘法计算,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对于尺规作图,学生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要能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

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感悟和落实

数学基本技能主要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我们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老师课堂上演算的例题看得懂,课后作题却有困难。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因而解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较差,其表现有:学生能记忆表达数量关系的各种定理、法则、公式,但运用不灵活,解题过程繁琐,运算速度慢,解题思路狭窄,不会分析问题,解题时只重视列式,而忽视计算等等。掌握了基本技能,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也直接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从教20多年来,我发现学生解一道题容易,但要让学生讲讲解题的思路(一定的程序与步骤)却很困难。一道题目学生确实是明白了,可是稍微变化一下就又不会解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与同事的交流之中,发现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们为了解决有些题学生不会的问题,就能尽量把各种出现过的题型都汇总和整理出来,让学生多练,让同学们尽量多增长见识,以免在考试中被打个措手不及,但这实际上是一种以有限对无限的办法,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弄得学生累,老师也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只重视了基本知识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我认为还得从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入手,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技能。解题的思维过程其实是分为三个步骤的:①努力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②从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已知条件)展开联想,看这些关键词牵涉到哪些知识点,或者从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哪些结论,然后找到和问题之间的关系。③把联想出来的相关知识点串起来,就实现了解题。

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就必须得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如何才能有效的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尤其是解题的基本技能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板书题目时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把关键词标示出来,让听的同学对哪些是关键词一目了然。讲解题要求必须先讲思路,再讲方法。不然学生讲题时,一开始就是讲方法,这道题虽然听懂了,但换一个题,或把题变化一下又做不来了。让学生学会讲思路,学会分析总问题,唯有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解题的能力,才能避免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的困境之中。

教师平时应多从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把学生从解题方法(每一个题的具体解法)提升到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