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2013-05-02 09:26:28)
标签:
课程标准感悟主体主导 |
分类: 课标解读 |
对课标语的感悟及在教学中的落实
【数学课标语】
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感悟和落实】
①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有效的处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一些教师为突现自己的主导作用,结果不经意的就大讲特讲,霸占话语权,霸占属于学生的时间与空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完全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一个忠实听众,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另外一些教师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完全放手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的事情,在不经意间就变成了什么都不管,放任自流,这样的自主是漫无目的,没有效果的,也是教师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学生的自主是在一定框架下的自主,教师的主导也是在一定框架下的主导,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和谐统一的。
②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这些事情都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体验和完成。这些事情不能完全由教师的讲解所替代,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不到落实,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教师就得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布置任务,这样学生的自主才会有方向,学生在会处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学习,落实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这时可以成为监督员,监督学生是否在认真的学习,提醒那些没有按要求去做的学生按要求去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遇学生有困惑时,或者走偏时教师可以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甚至是教师的讲解也可以,教师的主导并不否定教师的讲授(只是什么时候讲是关键);根据学习进程,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开展讨论,或实验操作,观察,猜想,推理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处于一定的范围内展开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不能搞放牛式,放任自流,漫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