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学校的教学都是三分教学、七分管理。没有严格的管理,任何好的理念也难以落实。每位老师的教学也是如此。从目前我校老师的状况来看,他们不缺理念,缺少的是对理念的落实。
从搞课改开始,我自己在管理方面就做得不是很好。只注重了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忽略了“落实”二字。也就是忘记了“七分管理”的道理。因此,第一年来,我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起色不大,甚至有明显的下滑趋势。通过反思,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加强管理,把好的理念落实到位,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课改的成功”。
我们现在提倡人本管理,这与严格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是不矛盾的。
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通过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落实的。而要落实这些理念却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细化管理。
1.
精细“立法”,事事有章可循
搞好课堂教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应该根据每个班的不同情况,不同学科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制度。每一个规章制度的出台都是经过全班学生的讨论和修改而最后定稿,“法”源于学生而用于学生。这些制度的制定一做到“全”,二要做到“细”。
所谓“全”是指事事有章可循,不留空白。因此,从2010年秋开学之初我就着手制定了以下的制度,并把这些制度下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与理解,让学生按照制度进行学习。
如课前预习制度,课堂规则,课堂展示制度,作业制度,合作互助制度,原题考试达标制度,小组评比制度、学习奖惩制度等。
所谓“细”是指,每一个制度的要求都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课前预习制度就明确的告诉同学们如何进行预习。
这些制度不需要附加解释和说明,大家一看就知道,既便于师生操作,也便于领导检查。
2.
精细“执法”,人人照章行事
制定制度不是很困难的事,难的是如何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制度的落实关键是班主任带头,老师带头,班长带头,正所谓“其身正,政令通”。
为了把制度落实到人,老师与每一个学生都签订了责任书,在责任书中明确了每个人的学习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人人照章行事,使复杂的管理简洁明了,提高学习的效率。
3.
精细“督法”,逐级检查考核
制度有了,如果不执行怎么办,执行不到位怎么办?所以一项制度的落实关键是检查和考核。老师检测小组长,小组长检测组员。逐层检测,一个不放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