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车科目二考试挂了,心情有点低落,计划被打乱了。原想考试后解读红楼的,我都不知下面怎么做了。只好从以前的解读中发一点文章,给自己一点安慰。赌场失意,情场得意吧。浏览了几天的红学博文,还是没有什么新意,现上传几段贾雨村的解读,希望为红学注入一点活力。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虽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恃才侮上,那同寅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说他“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雨村坤得士隐乾赠银,这是乾施坤受,十六日比喻一阳生,赴京比喻进阳火,“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这是比喻坤圆满成乾,功成名就。被同寅参了一本,同寅为阳,雨村为阴,“生性狡猾,擅纂礼仪”,这是阳满阴欲生的比喻,“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阳主清正,欲降阴,所以“暗结虎狼之属”,
“虎狼”喻阴金,阴还没降下,精气不足,所以“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地方”喻身,“民命”喻精气。真阴降下,比喻雨村革职,心中十分惭恨,阴主惭恨也,真阴落于中宫,丹气滋润全身,所以雨村“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金丹归炉后,“担风袖月”,这是阴阳温养金丹,所以是“游览天下胜迹”。
(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面,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馀。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温养真丹开始了,“游至维扬地面”,
“维扬”谐音微阳,阳气还轻微的意思。鹾政的“鹾”字,用字用的很怪癖,让人不容易看懂。下面暂略。
(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
雨村坤卦老阴,所以风寒,阳没生出,缺金,所以“盘费不继”,
“欲寻个合式之处”,孕育真阳也,性为主,情为宾,所以成了西宾,下面只有知道林黛玉的喻象,才能看懂,雨村为什么是黛玉的老师。
(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这一日,偶至郊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信步至一山环水漩,茂林修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剥落,有额题曰“智通寺”。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云:“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文虽甚浅,其意则深。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何不进去一访?”走入看时,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却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这段是十分玄妙的地方,前面散散落落,写了一大堆,凭空插入了一段看似不相关的闲文,让人摸不着头脑,难解,难解。高,真的高,不讲解干脆看不懂。实际此段是孕育金丹的比喻。
(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来。将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雨村忙笑问道:“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
真阳被阻,雨村退了出来,此是“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什么意思呢?这是写真阳气机微弱。还不能周天运行,须继续孕育,等待壮大才行,所以必须去采真阳大药,真阳从哪来?读者试思之,“真奇缘也”,是露天机处,也是冷子兴名字的学问了。
很多的红学解读者,包括脂砚斋,都解错了冷子兴,变成冷眼旁观人了,还有后面的张如圭,更是错的离谱。《红楼梦》是丹道,也只有明确主要人物的喻象,才能看的明明白白,不会越看越看不懂。今天早上看博文里说,《红楼梦》被评为十佳亚洲小说之首,我们当然很高兴,但不明白作品的真意,却跟在老外后面喊好,是很丢脸的事。你知道十二钗的喻象吗?十二曲的真意吗?护官符的含义呢?黛玉葬花诗的含义呢?海棠诗的含义呢?好了歌呢?等等,千万不要跟风,要实实在在地从文本入手,那才能解开红学之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