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计划
(2024-01-03 10:15:56)| 分类: 教育 |
教学内容
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大致了解人类计时工具发展的几个比较典型的阶段:燃香钟水钟→摆钟。学生要学会观察、研究这些不同计时工具的差异性,以及保障计时准确的科学原理。在此基础上模拟设计和制作水钟、钟摆等计时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燃香,水流在一定情况下勾速变化,单摆具有等时性。这些具有周期性运动特点的事物可以用来计时。
2. 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主要依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观察和记录燃香长度变化的信息。
2.能辨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可变因素。
3.能预测和测试怎样改变--个可变因素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4.能解释结果并能总结可变因素是如何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会用图表等记录、整理、交流信息。
5.会设计、制作和改进“水钟”“摆钟”等简易计时器。
6.能通过阅读和研究科学资料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探究时间以及计时工具的兴趣。意识到重复实验证实结果的重要性。
2.欣赏前人在测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初步体验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社会的需求是计工具发展的动力。
教材分析
首先提出问题,明确本单元研究的主题,即在时钟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计时进而安排生活和劳作的(第1课);再通过对计时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燃香钟、水钟、摆钟等典型的计时工具的制作、观测及研讨等活动,探究这些计时工具的特点及计时原理(第1~6课),
认识人类计时工具发展进程,体会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在认识并研究古代水钟、摆钟等计时工具的基础上,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水钟、摆钟等计时工具(第3、6课),他们根据教科书提出的任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设计,评估完成一个产品的可行性,预测使用效果,然后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可以实际用来计时的工具,并通过测试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想;最后,教科书引导学生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关注计时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第7课)。
材料清单
古人用天体运动计时的图文(或视频)资料、秒表、香、火柴或打火机、各种水钟的资料与图片、能容纳300毫升水的塑料瓶子、100毫升量筒、记号笔、工字钉、造明水杯、剪刀、美工刀、塑料瓶、尺子、铁架台、透明胶带、水钟模型、大摆钟、摆锤(螺帽)、摆绳(棉线)、钩码、“计时工具发展史”资料、每课相应的实验记录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