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到中年,警惕脑血栓

(2011-11-19 17:00:30)
标签:

脑血栓

中年

预防

三针医院

健康

分类: 脑病常识

人到中年,压力变大,上有老,下有小,又是单位的骨干,忙于事业和家人可能很少关心自己的身体。其实,人过中年,身体的大部分器官都开始走下坡路,其中,脑血栓更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对此,提醒大家,过了中年,要给自己多点照顾,尤其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

下面由山西三针脑血管病医院李主任做详细讲解。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常有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损,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问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产生的凝血激酶增多,促进凝血酶形成,凝血黄素A2也增多,同时制造抗凝物质前列环素减少,很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血糖升高,糖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全身组织缺氧,这时血小板凝集性增强、黏度增大,也容易促进血栓形成。

  脑血栓患者发病前大多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时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糊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失。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钝,睡眠较差,行走时双下肢凝重、无力,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等,平时又吸烟、大量饮酒,尤其是家族中有脑血栓病患者,哪怕只有其中一项症状,也要重视,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血液黏度等检查,了解自己是否已处于血栓前状态,避免悲剧的发生。

生活中如何做才能预防脑血栓呢?

 要积极检查、治疗与本病密切相关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同时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整。适当选用对脑血栓的预防效果很好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番茄、芹菜、海带、紫菜、木耳、银耳、桃仁、山楂、草莓、柠檬、鲑鱼等,对降低血黏度,减少血液中不正常凝血块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饮水不足则体内血液黏稠度会增高,囤积的废物也难以排出,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

     要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其次,忌饭后立刻就睡,因为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戒烟、限酒对于脑血栓的预防也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