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你知道你是被什么剩下的吗?


李稚音
七夕前,报纸的倾诉版有面容姣美的离婚少妇抱怨再婚好难。其中一个例子说,曾经找到过一个各方面“硬件”都匹配的男友,但每每她要在商场买不打折的当季时装,男友都会提示她先上网店看看。于是觉人男人小气,再不往来。呃,看来“质检女”的队伍人数不少。
七夕前,报纸的倾诉版有面容姣美的离婚少妇抱怨再婚好难。其中一个例子说,曾经找到过一个各方面“硬件”都匹配的男友,但每每她要在商场买不打折的当季时装,男友都会提示她先上网店看看。于是觉人男人小气,再不往来。呃,看来“质检女”的队伍人数不少。
“质检女”是我们几个大妈私下里对F姑娘的称呼。比起离婚少妇,F姑娘是名副其实的白富美,名校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专业机构,开着她的奥迪TT独自一人走过了工作的头五年,也步入了人生的3字头年华。看着这么好的姑娘居然被剩下,亲友们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大约从两年多前,姑娘开始出去相亲。但是,每次回来她报告给我们的永远是相亲对象的“缺点”——太矮、太瘦、牙齿不齐、说话的口音难听、点菜时太纠结、居然用小汤匙舀着喝咖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发现,她就像一个最尽职的商品质量检验员,每遇到一个新的相亲对象,就像质检员拿到新商品一样,所有的注意力在于寻找这个商品的“质量”问题。俗话说人无完人,试想这世上又有谁经得起这样的“质检”?
且慢指责姑娘挑剔。其实这样的行为方式不唯F姑娘有,也不仅仅体现在相亲中。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称为“心智模式”,即指人的一种思维定势,是我们在行动和表达的时候暗中遵循却又没有意识到的那个套路。心灵作家张德芬曾经讲过一个关于“心智模式”的故事:一位女士从小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小时候只要她一生病,父母就会给予她特别的关照,专门给她买好吃的。长大后,一旦她在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遭遇挫折,她就会生病,而且还病得不轻。在多次反复之后,医生认为是她的心智模式出现了问题。在她的潜意识中,她认定“生病”是获得关心和爱的途径。就像F姑娘曾坦言,她对婚姻心存恐惧。她总担心自己会在婚姻中受到伤害,所以,她下意识地把每一次相亲当作剔除的过程而不是结识、接纳的过程,于是,对方身上的小小不足就会变成她婚恋路上的大大障碍,“剩下”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人一旦陷于一种心智模式,愿望和结果往往会背道而驰。唯有放下这事本身,退开一步才能破局。其实2000多年前,释迦牟尼正是在退开一步(出世)中看清了人生的本质——我们现在所说的心智模式其实源自我们心中的“分别与执着”,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自我的主观标准对事物加以判断并坚持认为事情应该按照我们的预想或标准进行,但往往生活的真相和我们的判断并不一致,烦恼也因此产生。其实经历过婚姻的人都知道,女人的幸福并不来自于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男人。且不说这世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就算存在,你也不会满意。因为,人心善变,时间善变,幸与不幸,从不永恒。
所以别让对未来的幻想阻碍了现实的生活。既然相亲不足以保障一生的幸福,那不如放下太多的考量,只带上眼睛去赴约——合眼缘、举止有教养,过程尚属愉快便可以试着开始一段感情。若一见之下“莫名我就喜欢你”,则更有必要让去全情投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爱情就是一见钟情——在那一瞬间,尊卑荣辱贫富等世俗标准尚来不及左右你的选择,引发心跳的只是眼前的这个人而已,那才是天赐的因缘。至于然后——我不喜欢把婚姻比作爱情的坟墓,我觉得把它比作保险箱比较合适。居家过日子不要指望保险箱里的东西来帮你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鸡零狗碎柴米油盐。可一旦日子有了震荡起伏,保险箱里的东西若尚能助你定心安神,让你不至于彻底地孤单无助,那这样的人生便不算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