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微信你看吗

孩子不能输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图)
李稚音
有同事采访儿童暑期生活,回来跟我们说这个城市早教机构已遍地开花。居然有早教机构要教刚出生不满三月的婴儿学习语言!“有人报名吗?
对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这句话太熟悉了。一般从怀孕开始,准爸准妈们就能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不同的人说这句话。只是,谁能告诉我,孩子的起跑线是谁划定的,它到底在哪里?
7月12日,“昆凌产女周杰伦升级当爸爸”的消息几乎占据所有网络媒体娱乐版的头条,还有消息称周天王豪掷50万元包下月子中心的整层楼供妻女休养。
已有一票网友开始戏谑地叫周杰伦岳父,因为不用费力就可以想象得到那刚出生的小女孩会在怎样的锦衣玉食中长大……
我也想象了一下,在同一天,不说全国,就说在我们这座城市也至少会有超过10名婴儿出生。和小小周不同的是,他们的父母多数应该是普通人,其中还会有外来打工者。他们当然不可能花50万元送他们的孩子去月子中心度过人生的第一个月。
也许,三年以后,当小小周用她稚嫩的手指在钢琴上弹出第一个高音C的时候,另一个和她同一天出身的孩子将与准备外出打工的父母分离,并在寂寞荒凉的乡村跟着祖辈开始他清贫的童年。那么,请告诉我,他要怎么样才能“不输”在起跑线?
若出生的那一刻是人生的起跑线,我们得承认,按当下的标准来看,每个人所拥有的原始配置确有好坏,甚至是天壤之别。且它由上帝划定(也可叫命中注定)个人无权更改。如果以此来定人生输赢,那么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出生当天就不必再玩了。
好在人生的游戏规则不是这样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过程,也没有统一的输赢标准。而对不算短暂的生命来说,起跑线只是开始。今后的整个过程是多姿多彩还是平淡无奇,是困顿挣扎还是风淡云轻,则更多的与人生的边界线有关,它将划出你整个人生的样貌:美好、善良或是无聊、下流……它当然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的早期教养,但这样的教养多半来自于家庭。
最近网络上最热闹的地方当数优衣库的试衣间了。得知这一事件的时候,脑子里跳出的是《无量寿经》中的一句话:“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在边界之内,你标新立异、行为出位或有可能被称为“文化创新”,但是在边界之外乱折腾则不仅要面临道德的风险,甚至要承担法律的后果。这是每个孩子在成年之前必须被告知的,且他们却因缺乏教养而显得鲁莽无知。
这是个宽容的时代,但并非可以完全没有底线。对试衣间主角人们不再叫嚣着要把他们浸猪笼,但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生活中,对此行为的鄙视谴责甚至愤怒都是真实地存在,显然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人之所以成为人是需要有边界的。
孩子带着好奇心来到这个丰富变化的世界,他成长的过程其实是获取的过程,他一直在获取那些好的和不好的食物、资讯、朋友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而所谓家教则是以你的智慧为他提供筛选的指导: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资讯不用听,哪些朋友不必交,哪些方法不可为!其实不必回望很远的历史我们就能发现,在人人都从俗如流的时候,总是那些能够坚守人生边界的人最后被人们所赞美,并认为他们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那么文化是什么?根植于内心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这是我最认同的解释,摘录于此,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