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水饺

吴佩
入伏第一天,单位的食堂尤其热闹,老张拿着饭盆在楼道里大喊:“各位,今天改善伙食,吃水饺,两种馅!”话音未落,吃饭的人群便从各个办公室里蜂拥而出。星期二小姐坐在位子前,翻了翻白眼,淡然地说:“吃个水饺,至于吗!”
入伏第一天,单位的食堂尤其热闹,老张拿着饭盆在楼道里大喊:“各位,今天改善伙食,吃水饺,两种馅!”话音未落,吃饭的人群便从各个办公室里蜂拥而出。星期二小姐坐在位子前,翻了翻白眼,淡然地说:“吃个水饺,至于吗!
在北方吃个水饺,还真的是件挺“至于”的事。你看,入伏要吃水饺,庆祝盛夏的到来;立秋要吃水饺,那是要“贴秋膘”;立冬要吃水饺,叫做“立冬补冬”;冬至要吃水饺,为了防“冻耳朵”;除夕要吃水饺,象征吉祥如意;初五要吃水饺,称作“破五”庆贺。总之,在北方人的世界里,似乎一遇到什么重大节气时日,定会隆重地为你端上一盘饺子:来,让我们为这美好的节日庆祝一下吧。
从某种程度上说,北方人这种对于饺子的钟爱,堪比老外对于红酒的热情。万能的水饺不但象征着传统礼仪,更象征着一种饮食文化。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若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简直就是无比荣耀幸福的事。而对于掌勺的家庭主妇来说,若能包出形态各异、味道鲜美的水饺,不仅意味着你能撑起一个家,更意味着你铁定能搞定无数的大场面。
50多岁的李老师与我认识的大部分北方人不同,特别不爱吃水饺。“早年我在家都吃伤了,感觉一年四季,好像每个月都在不停地吃水饺。”她出生在不缺粮食的家庭,工作后,经常出差去南方,喜欢上了南方人的过节方式。她总结道:“每个节日都能吃到不一样的东西,温温糯糯,咸淡适宜,总会给人一种期待和惊喜。 ”
南方在物资上的确是更为丰富。在我的印象里,万能的水饺也只有在春节期间被舟山人民宠溺一下,这样的地位完全无法与其在北方的地位相匹配。清明的艾草饼、立夏的茶叶蛋、端午的肉粽、立秋的西瓜,每个节气都会有每个节气的食物。在“吃”上面,南方人民绝对不会客气,充分利用食材,发挥出饮食的多样性。
尽管客居北方多年,但我依然保留着南方人的口味。每当食堂开始煮水饺的时候,我总是大叹北方饮食的单一性。一旁的陈胖子总是不屑地看着我:“你丫真是肤浅。 ”他忿忿不平地说,这北方饮食的精髓,饺子就是最佳的代表。“剁馅是岁岁平安,包面是杂事全包,开锅是喜事开花,破皮是粮仓撑开,盛饺子是元宝入库,吃饺子是福气分享。这就是‘六六大顺’,吃饺子的学问可不少呢。 ”陈胖子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抢过我刚盛的水饺,然后全部倒进自己的大瓷缸子里。当年,他去丈母娘家提亲,一口气吃下3碗水饺,老人家看他那么能吃,这身体肯定倍好,立马同意将女儿嫁给他。对于水饺,陈胖子自然感激不尽。
水饺凝聚着一种浑厚的北方文化,它能应付各种场面,也能以迅速简单的方式温暖单身屌丝的胃。当然,万能的水饺还有一项全新的功能,在沈阳,有一位李阿姨在家剁饺子馅,结果剁得正欢时,轰隆一声阳台居然没了。看来,以后要检测你家的楼板牢不牢靠、房子质量过不过关,包一次水饺、剁一次馅就能全部搞定了。
(本文作者介绍:出生舟山的80后伪文艺青年一枚。喜宅,却奔波于全国各地;理科白痴,却不幸成科技记者。爱翻书,爱做菜,爱胡诌,爱乱涂乱画,也爱白日做梦,更爱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前一篇:舟山唱作人刘涛将角逐最佳演唱奖
后一篇:为救妻抢医院又一个“海因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