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秋法老人的私家菊展

(2014-11-28 11:29:11)
胡秋法老人的私家菊展

庄列毅 文 姚凯乐 摄

秋季赏菊、喝菊花酒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就连食用美味的大闸蟹都要跟菊花联系在一起:菊花黄,螃蟹熟。
    
舟山似乎好几年没办菊展了,那红、黄、绿、紫,瓣如蟹爪、如盘丝、如银匙、如弯月,造型各异的菊花很久没有惊艳于心了。自从菊花被西方人用做寄托哀思、参加丧礼之后,再加上那个源自天涯的神词,菊花越来越不受待见——正当小记不断腹诽时,微信上一组菊花的照片瞬间点亮了小记的眼。
    
那是胡秋法老人种的菊花。
胡秋法老人的私家菊展
                          
参观老人的私家菊展
老人住在沈家门滨江荷外路,这是沈家门的老城区,也是一片正等待拆迁的区域。
    
他的家依着山势而建,简直就是一个小花园。楼前的小场院、楼侧的小道地、屋顶的露台,全是各色各样的花,就是房屋靠山的一侧老人也打理出一块菜地。
    
目前,这个季节,老人的花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一丛丛深深浅浅的菊。
    
老人说,他一共有40多盆菊花,是他花园里品种最多、盆数最多的花种。虽然很多菊花的品种,他也叫不上来。放在最高处是金灿灿的小丽花,攒成一只只小绒球,柔软而温暖,就像秋高气爽之时,躺在草坪上暖暖地晒着太阳。中间一层是娇弱的雏菊和波斯菊,纤细的茎杆挺出来,顶着一朵朵舒张开的小花朵,像微缩了的向日葵,白的、粉的、紫的……零零落落可填补每种心情轮转的空间。紧靠着人体的便是大朵大朵富丽堂皇的菊。
    
那菊花瓣层层蜷曲,似展未展、好像女人有满腔的心事,却不知从何说起,欲语还休,欲语还休……从花芯到花朵外层,颜色层层渲染,那紫色从原先微微的泛蓝到透出红色来;那菊花花瓣如丝绦丝丝缕缕垂散开来,纷杂却不零乱,就像天空中突然散开的烟火,张扬热烈璨灿夺目……
    
老人引着我们一盆一盆看过去,就像开了一场小型菊展,让我们在这个萧瑟的秋、满眼褐色的枝和绿色的叶中,看见缤纷的色彩。真是“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胡秋法老人的私家菊展
                          
这里月月有花香
老人种菊已有10多年了,但如果说到种花,那年月就更长了。他今年77岁,1958年时就开始种花,退休之后,更是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去花鸟市场买,去山上自己挖……关于养花的报纸、杂志、书刊不知道买了多少,家里旧阁楼里糊墙的都是以前花卉杂志里盆景的图页,阁楼里还堆着各式的工具、农药。直到如今,老人说,他还是不太喜欢走出家门参加老年人喜欢的聚会,更多的时间留在家里伺弄他的花。有些花木年代久远,都已跟房屋长在一处了。
    
如今,他有400多盆花木、盆景,每年从立春开始他就要为花木换盆,他说即便再抓紧时间,都需要换上一个月。老人说他就喜欢亲力亲为,做这些事情可开心了。花的肥料,从来也都是他自己在沤;就连罗汉松等盆景的盆,他都是自己做。去买上一包水泥、碎石子,他便自己在家拌水泥,磨石子,然后把这些倒进泡沫塑料做的模具里……这些盆都十分精致,盆角还带有弯曲的曲线,不得不赞叹老人心灵手巧。
    
老人说,如今他们家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月月有花香,要找十二月花牌,就到他的家。正月梅花;二月兰花;三月桃花、白昙;四月月季、玫瑰;五月石榴;六月荷花、红昙;七月凤仙;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水仙;十二月腊梅。一边掰着手指头一边笑着说:每天看着这些,你说我心情、身体怎么会不好,我每天都跟最新鲜的空气打交道。
    
正说着,老人的老伴拿着一盆新鲜的枸杞子走了进来说:“瞧,这就是老头种的,刚收的。 ”新鲜的枸杞子鲜润饱满,像一颗颗珊瑚珠。老人说,他喜欢拿新鲜的枸杞子煮面吃。老伴说,托老人的福,家里也能看见石榴、橘子等水果,但这些都不能吃,只有桂花,开时喷喷香,晒干了泡茶非常好。
                          
种花是门技术活
说着说着,老伴说起了胡老:“他说养花是技术活,有时候连浇水都不让我帮着浇,一定说我会把花浇死。 ”老人立马回应说,这是当然的。好几次,老人的花都被老伴冻死了。有些花不耐寒,老人把它们搬到屋子里,老太婆说花木也要通通风,把房门打开,结果……
    
说到技术,老人像个孩子,拉着记者看他那些盆景、木本植物,叫记者观察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指着这些植物的根部说:“看到没,它们的根都有一半是露出土面的。 ”这一来是因为植物有足够的年份,二来就是因为技术了。
    
老人略有点小得意,如果没有足够的年份,植物的根须没有充分成长,那么主根系露出土面,植株就无法存活。只有达到一定年份后,根须足够茂盛强壮,那么主根就可以被一点一点恰到好处地拔出来,这样整个植株就有造型,就好看多了。有这样一句话:“赏植物要先赏根。 
    
不过,老人现在最难过的是,老房子很快就要面临拆迁,这么多花不仅搬运麻烦,还无处可搬。
胡秋法老人的私家菊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