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2014-10-27 09:26:34)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潘框矢

在斯里兰卡,印度洋的气息,佛教的感化,热带风情,多民族聚居及悠久的历史留下的斑驳,在海风的吹拂下合成莫名的调子,带着一丝阳光的闷热,云卷云舒的慵懒,瓢泼大雨的倾洒和一点点怀旧的闲情逸致,营造了一场绝世的风景。
    
泡一杯锡兰红茶,在夜色里,琥珀色茶水跳跃着划过味蕾,浓郁热情的香味,让我又渐渐回忆起刚刚结束的斯里兰卡之旅。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救赎灵魂的晚餐
抵达科伦坡,经历了一场“走失”行李的风波,我们一行4人开始了向往的旅程。从机场出来,司机挑了一条可以欣赏到当地生活景象的路线。从发出哒哒声的突突车边穿行,在不关门的快速移动的公交车旁呼啸,还有时不时迎面而来与我们擦肩而过的身披“彩妆”的货运大卡,都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
    
抵达拉法拉旅馆时天色已晚,强烈的疲惫在进入房间的一刻汹涌袭来。于是我们就近选择旅馆顶楼的餐厅,来进行斯里兰卡的第一餐。
    
惊喜的是,走上顶楼餐厅的那一刻,空中花园般的就餐环境伴随着从窗外吹来的海风,抚平了旅途不顺而带来的焦躁,也打消了我们将就一餐的想法。
    
许是淡季,许是时间已晚,作为唯一一桌的客人,享受了一次由厨师长亲自服务的最高待遇。芒果汁、凯撒沙拉、印度炒饭、奶油蘑菇意面、酱汁鱿鱼……硬是让我在略显粗浅的选择中吃到了丝丝精致。粒粒分明的泰国香米在咖喱的融合下,渗透出辛辣和香甜,偶尔咀嚼到香脆的提味萝卜在奶油培根和芒果的混合中翻滚跳跃。是我的错觉?米其林餐厅的高贵典雅也不过如此吧。
    
而这一刻,除了味蕾在跳跃中升华,还有不远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在那个不大的餐厅里慢慢萦绕。我的老友,我的闺蜜,围桌而食,谈笑风生。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鸡肉or牛肉,傻傻分不清楚   
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司机领着吃了顿独具特色的早餐,那些三角的、圆圈的、方形的我叫不上名字的点心意外好吃,就在我还纠结如何处理用来提味的香料时,小伙伴们就早已“瓜分”完早餐,最终它们被“放弃”成了摆设。
    
斯里兰卡的香料久负盛名,如小豆蔻、红辣椒、胡椒、肉桂、丁香、肉豆蔻、藏红花等都会用在日常菜肴中,除了增添香气外,还有一定的药效。斯里兰卡食物之所以出色,也是因为这些香料,它们将多种香料混合,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轻而易举地消化食物,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中午时分未到,胃就开始“叫嚣”,为了能尝到地道的斯里兰卡美食,我们停留在了Pilawoods,玩起了从早上就开始的斯国风味大挑战。司机推荐我们吃Kutto(是在加热的铁板上烹饪,用两个金属刀片将食物切碎混合的品类)。
    
Chicken  Curry,Chicken  Dophin  Beef,Chicken Cheese陆续上餐,有种完全无法辨认,傻傻分不清楚的困顿感,也难怪,切碎混合后能清楚地分辨的也就是米饭了。
    
一勺入口,辛香料、咖喱、洋葱烤鸡肉、焖牛肉,加上少许葱花,微辣、浓郁,特别适合重口味小清新的我们。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斯国的混合水果汁深得我心,一路上完全征服了我的味蕾,天天有、顿顿有的节奏才能解得了嘴馋的瘾。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若有时间,我愿意多吃一阵子
离开科伦坡,7个多小时的“慢慢长路”也没能冲淡我们对吃的情怀。进驻加勒小城,尝一口旅馆自制的冰镇青柠汁,顿时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随后,我们在Pedlar’s  inn再次开启晚餐模式。在这家集合了吃、赏、玩的小店,熟悉的西式菜单让我轻车熟路。带着特色口音的斯国服务生、精通吹拉弹唱的卖场艺人,还有一群互相吹牛、聊天到尽兴的朋友,有什么比这样更像生活。
    
而加勒丰盛的早餐让我欣喜若狂。讲究的摆放、多样的选择,浓郁的当地手工酸奶,在入口的瞬间,自己就“化”了。一顿早餐,两个小时,那也是醉了。
    
加勒小镇里有太多的特色餐馆,风格各异却不显得凌乱,若非时间有限,我愿意在那儿多吃一阵子。
    
绕城游荡了一圈,挑挑选选,最后走进一家装修清新可爱的法国餐馆享用午餐,这间法式小餐馆有着微微倾斜的屋檐,几顶撑开的红白相间的遮阳伞,琳琅满目的售卖商品,都泛出夏天的慵懒,还有那盏吱呀着转动的吊顶电扇,一坐就不想动了。
    
原本预想的海滨露天烛光晚餐被突来的雨水泡汤了,但吃货的胃不是“意外”可以阻挡的,我们决定前往市场一带吃一顿海鲜大餐慰劳自己,抚慰一下受伤的心灵。不同于家乡的生猛,不同于西方的精细,斯国人的海鲜料理也秉承了一贯的简洁奔放。清爽拌菜,Q弹有劲的鱿鱼圈,嫩滑的虾肉,还有一出场就被认定为牛肉,实际却是鱼肉的“伪装大师”。
    
2小时的时差,针对国内的小伙伴们,我们开始深夜食堂的现场直播,真是满满的爱意啊!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偶遇好吃的“阿三菜”
前往霍顿平原时,我们光顾了一家名叫Grand  India的印度餐馆。我一直对印度菜心怀好感,留学英国时那几家正宗的“阿三菜”陪我度过了无数个饥饿的日夜。
    
风味Tikka,用蜜汁的咖喱腌制而成,放入烤箱前涂了一层蜂蜜,入口稍硬,用力一咬,牙齿没入的一瞬间满口芳香,于是,那入口稍稍欠缺的硬质就被自动忽略了。而另一种风味的咖喱酱在轻咬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配合椰浆的顺滑,就完全没入自我享受的境界,不想出来了。再来的Fish Masala和Nann饼,保持着一贯的嫩滑多汁和香醇,化开的黄油的香味在口腔里四散,说话间也能闻到。红咖喱的香味让鱼肉的生命多了一个层次。当然印度海鲜饭、水果冰淇淋,还有那只通红的龙虾成了整桌彩色的点睛之笔。
    
其实我们在行车途中尝试过一次斯国的标准快餐,可惜直到最后,我们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只有司机乐呵呵地用手抓着饭,开心地吃完了,咖喱鱼、腌豆角、咖喱土豆,斯国人果然离不开黄乎乎黏腻腻的咖喱(逗)……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行者自画像
潘框矢
85后舟山“海龟”,阳光霸气狮子女。爱吃、爱玩、爱旅行,自诩“无节操无肉不欢女汉子”。四处飘荡,行进在自我的大道上。

到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用手吃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