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泊车的那一刻,有为别人想过吗

刘一乐;唐兰
编者按
我们的城市,从步行模式急速切换到了车行模式,对城市与驾车人而言,都是一个挑战。很多车主说,停车难,停车确实难。在十万机动车围城的时代,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而要克服挑战,则需多方的努力,《望潮周刊》也愿参与其中,特此开设“文明交通”版块。
这一回,记者就停车问题破题。
吐槽
城市中的停车乱象
在记者扫街时,一辆白色现代,“明目张胆”地停靠在了“泊位取消,违停拖曳”的黄色提醒牌下。车主很淡定,表示吃个便饭的工夫,一会就把车开走。
城市中的停车乱象
在记者扫街时,一辆白色现代,“明目张胆”地停靠在了“泊位取消,违停拖曳”的黄色提醒牌下。车主很淡定,表示吃个便饭的工夫,一会就把车开走。
自从定海东河路的泊位取消之后,这条路上的车辆停靠从无处安放,变得无所不用其极。
有些车辆停在了高于路面的人行道上,或将车停靠在公交车停靠站,或把原本就不宽敞的小碶桥从头停到了尾,甚至,还有车主把车开到了河边的小公园。
五岔路口某酒店的地下停车场入口下坡处,也肆意地停放着一辆轿车,给其他进入地下车库的车辆造成了障碍。
还有一些车辆,一车占两位,让原本就很紧张的停车位更显“捉急”。
一条东河路,不过800米的距离,却见到了如此多的停车乱象。
而这些奇怪的现象,绝非此处独有。

定海环城南路,行人等候区被汽车占据。

定海东瀛路,“消防通道 请勿占用”的警示牌形同虚设。
东港香榭街,三辆停在路边的车显得很有层次,大半的车道被占据。
在定海东瀛路,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停车方式。
停车乱象,来自何处
原因一:停车难,死活找不着地
原因一:停车难,死活找不着地
4年前,家住定海的殷先生花了20多万元,购置了一辆SUV。但车到手后,殷先生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殷先生所住小区,有600多辆私家车,却只有300多个停车位,“僧多粥少”,物业缺乏有效的车辆管理机制,车位只能先到先得。
每每回家晚了,殷先生在小区里开上一圈,都找不到停车位。他又不忍心往草坪上开,只好把车开到单位里。但单位的车也慢慢多了起来,停车位日趋紧张。殷先生开车外出办事,再回单位时,已找不到车位。有几次,他只能把车停在附近小区的道上,等中午或晚上单位有空车位了,他再去开回来。
一次,殷先生发现停在附近小区里的汽车车尾被人家擦了下,吓得他说什么也不敢往附近小区去停了。
记者近日从我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市拥有小型车辆82955辆,而本岛地面公共停车泊位(不包括单位及小区停车位),定海4000个,新城220个(不包括停车场),普陀1850个。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车多车位少,想在城区找个公共停车位停车,成了有车一族的大问题。
眼下停车难,无论狗熊还是英雄,全都苦不堪言。
原因二:停我的车,让别人无处可停
在定海上班的85后青年小钱,像往日那样将车头朝墙面,停在了单位的车位内。但当他中午欲开车回家时却发现,有辆非本单位的车子,横着堵住了他的退路。
在定海上班的85后青年小钱,像往日那样将车头朝墙面,停在了单位的车位内。但当他中午欲开车回家时却发现,有辆非本单位的车子,横着堵住了他的退路。
情急之下,他只好拨打了110请警察找到车主,移动车辆,无奈车主迟迟未出现,他只能先走路回家。
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车子越过划线位置,侵占他人车位,或太靠近边线,容易给自己以及对方车辆造成擦伤的;前后车辆停得太近,使得他人车辆无法开出的。
这些情况通常只会造成两辆车之间的“擦枪走火”,但有些停车方式,则会给公众造成不便。
2014年4月10日傍晚,广州白云区京溪春兰花园发生火警,由于许多小区车辆停在消防通道口,消防车到场后难以进入小区,幸好火势不大消防员很快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无人员伤亡。
造成这样的停车“急症”并非来自于停车位的紧张,更多来自于小部分车主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正确停车
各种停车标志小科普
各种停车标志小科普
◎停车标志
常见的停车标志是由交警部门竖立的“P”统一标识指向停车泊位。交警在路边划的停车位,一般是白色方格,这种也可以停车。停车后应该向管理员索取正规的停车发票。
常见的停车标志是由交警部门竖立的“P”统一标识指向停车泊位。交警在路边划的停车位,一般是白色方格,这种也可以停车。停车后应该向管理员索取正规的停车发票。
◎无禁止标志却不可临时停车的点
那些无处安放车子的车主,正忙着在四处寻找临时停车位,但那些车主眼里看似“安全”的停车位,真的能停车吗?
记者就停车问题,采访了新城交警大队教导员江国松,他给出了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
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以外,不得停车。
还有一些无任何禁止停车标志的道路,司机可以临时停车。
第一类是禁止临时停车和长时间停车标志,为红色圆圈内有红色交叉。这类标志又有两种:红色圆圈下带有“全路段”字样,指示全路段禁停;无“全路段”字样,指本路段禁停。

第二类是禁止长时间停车标志,为红色圆圈内红色单斜杠,表明该路段可临时停车,但禁止长时间停车。

第三类是道路上禁止停车的禁停标志,是一个大的“黄方格”上画有“×”,通常设在学校附近,或公交车停靠站,表示该区域禁止停车。
此外,人行横道和没有停车标志的人行道都禁止停车。
解决
新技能get
3招告诉你停车不再难
在舟山城区找车位,或许你有如此经历,在某个停车场或路段,还有一个能容得下汽车的地方,但两边都停着车,且停着不大规范,如何把车停进去,就要考量你的车技了。
新技能get
3招告诉你停车不再难
在舟山城区找车位,或许你有如此经历,在某个停车场或路段,还有一个能容得下汽车的地方,但两边都停着车,且停着不大规范,如何把车停进去,就要考量你的车技了。
停车秘籍第一式:侧方位停车
1.首先目测你的车能不能进去。
2.若能停进去,将车的右后视镜对准前车B柱(前门和后门之间的那根柱子)。
4.回轮的时候注意自己车的右前和前车的左后是否会碰触。
5.注意自己车的右后轮是否会碰到路边的马路牙子。6.前后调整合适的车间距,完成!



停车秘籍第二式:垂直方位停车



停车秘籍第三式:斜方位停车
1.斜方位停车就更容易了,原则就是怎么方便怎么停。
2.由下向上开的停车方法:先超过前一个车位。
3.向右打轮车尾扎进停车位。
4.由上向下开则可直接向左打轮车头扎进停车位。
掌握了以上三种停车方式,停车便可驾轻就熟,但是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停车入位或者离开时要记得打转向灯;车头朝外不仅走时方便还防盗;车停好以后一定要记得拉手刹!
不文明停车,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更需要每个人都树立起文明的意识。各位街坊,你们觉得呢?如有良策,请拍砖。互动方式:@望潮周刊。
制图 陶益
望潮朋友圈
关于停车,我们还有更多要说。
关于停车,我们还有更多要说。
岛城停车难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来看看市民们的建议。
俞先生普陀市民
俞先生
上次《舟山晚报》报道称,舟山将进入十万汽车围城时代。汽车增多,而停车位总共就那么几个,叫车子往哪停?
我觉得要采取密疏区分,由主城区流向副城区。我们现在看到在一些商圈、重要路段、车辆人口密集区域,车辆扎堆,影响交通,而附近很可能闲置一些车位。副城区停车位建议免费开放,能够对这些地方的车辆进行分流,缓解停车压力。建议错峰使用公用停车位,例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划出一部分给市民使用。在一些社区、街道停车拥堵地段,建议聘请一些交通管理员,以治理为主要手段,违停罚款为辅。
另外,本市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也很严重,希望相关部门能拿出治理措施。
翁先生 普陀市民
现在一方面公共停车位紧张,一方面有限的空间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像在一些学校的操场下建地下停车场是个可行的方案。其一,它充分利用了有限空间。一个简单道理是,地下每增加一个车位,就减少了地表上的压力;地面空间大了,就有利于减缓拥堵。其二,操场地下建设停车场,从设计、施工来讲并不困难,完全能够实现。其三,增加公共设施的同时,还能增加就业岗位,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现在一方面公共停车位紧张,一方面有限的空间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像在一些学校的操场下建地下停车场是个可行的方案。其一,它充分利用了有限空间。一个简单道理是,地下每增加一个车位,就减少了地表上的压力;地面空间大了,就有利于减缓拥堵。其二,操场地下建设停车场,从设计、施工来讲并不困难,完全能够实现。其三,增加公共设施的同时,还能增加就业岗位,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袁洪 浦西市民
公共停车位的收费,要采取时间段,高峰期的收费高于低峰期、中心城区的收费要高于边缘区、地面停车收费高于地下停车。通过收费高低标准的不同,车辆合理地分布到各个停车场所,停车也会变得井然有序。
公共停车位的收费,要采取时间段,高峰期的收费高于低峰期、中心城区的收费要高于边缘区、地面停车收费高于地下停车。通过收费高低标准的不同,车辆合理地分布到各个停车场所,停车也会变得井然有序。
严先生 定海市民
道路两边如果都无序地停车,就会造成交通拥堵,尤其是在交通流量大的区域和时段。建议在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利用的前提下,推行单边停放、单向通行模式,开辟道路两侧的临时停车点。
道路两边如果都无序地停车,就会造成交通拥堵,尤其是在交通流量大的区域和时段。建议在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利用的前提下,推行单边停放、单向通行模式,开辟道路两侧的临时停车点。
另外,一些大厦、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偌大的地方却只停放着寥寥几辆车。这说明,目前的停车资源还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后一篇:办公室里的午休尴尬,你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