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有益健康的营养,你都为孩子添加了吗?

(2014-05-30 17:16:47)
那些有益健康的营养,你都为孩子添加了吗?

庄列毅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家长们又要为自家宝贝准备节日礼物了。现在的孩子,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搬到孩子面前。
    
当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应该是妈妈们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除了身体健康,心态、习惯健康也至关重要。婴幼儿期的健康,更是孩子一生健康的根基。
    
这次“六一”,《望潮周刊》和舟山医院妇幼保健院区合作,定制一份0~3岁幼儿的健康表,与妈妈们分享。这些健康知识,总有一款适合你家宝宝。
                         
别用深海鱼油代替鱼肝油
现在不论是医生还是家长,对微量元素的添加都比较重视。往往从孩子一出生,或刚满月,就要求补充。微博上的大咖儿科医生,已把“尽快添加维生素A、D”作为回复微博的结束语。
    
舟山医院妇幼保健院区儿保科主任王海燕说,我们俗称的鱼肝油,就是以维生素A、D这两种微量元素按比例混合。维生素A促进皮肤、视力发育;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王海燕说,现在不少家长用深海鱼油代替鱼肝油,表示深海鱼油是从外国进口的,质量好,价格高,一定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不过,虽然两者都叫鱼油,在某些功能上也差不多,深海鱼油也有促进脑神经发育、视力发育等功能,但两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鱼肝油是以维生素A+D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而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合脂肪酸,对孩子来说,维生素A和D是必须的,但不饱合脂肪酸,就不那么重要。
    
其实,无论是纯母乳还是喝配方奶粉,都不太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除非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早产儿、双胞胎、生长发育过快等。尤其是早产儿,因为缺乏最后一个月在母亲体内吸取养分,早产儿最容易缺铁性贫血。如果孩子身高、体重生长正常,那就更不容易发现。
    
“医生,帮我看看,这种DHA可以给孩子吃吗?我儿子从外国带来的。 ”正说着,一名老年妇女走进王海燕的办公室,把一包装盒放到她面前。DHA是促进大脑神经发育的功能性营养素,普遍认为可以促进智能发育。核桃俗称可以补脑,就是因为含有丰富的DHA。王海燕说,DHA的确有增强孩子注意力、认知能力,调节免疫的作用,所以医生对补充DHA也是持支持态度。
                         
缺钙,缺的可能是钙的吸收能力
“补充维生素D,是促进钙的吸收,不是补钙。 ”王海燕说,现在很多家长怕孩子缺钙,但又担心补钙补太多。其实,这里面有个误区,孩子缺钙,缺的到底是钙的补充还是钙的吸收,这点很重要。其实,6个月以内的婴儿奶量在800毫升左右的话,王海燕不建议补钙,即便是成长了添加辅食后,奶量正常、饮食结构正常,也不用刻意地补钙,一般来说,正常饮食内我们都有充足的钙来源,真正缺乏钙来源的孩子目前还不多见,除非一些特殊原因。
    
真正成问题的,是钙的吸收。一般来说,成年人对钙的吸收是20%~80%,小孩子高一点,可以达40%~80%,但依然意味着,我们不能全部吸收来自食物中的钙。钙是骨骼和牙齿发育的重要元素,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率,远比盲目补充钙质来得更健康。而人体中自然生成的维生素D,90%都得靠晒太阳。
    
如果是纯母乳的话,那么维生素D是一定要添加的。现在很多母亲以纯母乳而自豪。母乳的确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母乳里缺维生素D,所以现在医生对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都要求添加维生素D,一般400IU(国际单位)就够了。但现在维生素D3出现频率很高,王海燕说,维生素D是一个统称,包括维生素D2和D3,相比较,维生素D3效果更好。
那些有益健康的营养,你都为孩子添加了吗?

                         
吃什么、怎么吃,都很重要
添加辅食之后,才是一个家庭营养学的真正开始,也是把孩子培养成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的开始。添加辅食,不仅仅是补充营养物质,更是培养吃饭的能力。王海燕说,吸吮是孩子天生就会的能力,但咀嚼、吞咽,却是要训练的。
    
孩子的饮食要全面,对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除非过敏,一定要不断多次尝试喂,一般要连续15~30次。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吃或觉得难吃,也潜意识认为孩子不该吃,替他做决定。
    
什么时期该吃什么就吃什么,该吃糊状物就吃糊状物、吃小颗粒就吃小颗粒……王海燕说,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多吃点,就把辅食打得特别细,泡在奶粉里,让孩子吸着吃。这样就根本训练不了孩子咀嚼能力,孩子的牙床、面部肌肉都得不到训练,也可能会影响以后他对食物的选择。
    
对孩子的吃饭,要以平常心对待,吃多了不要特别兴奋,吃少了也不要打击,降低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就是保持理性的态度。刚开始训练孩子吃饭的时候,给他一个勺子,让他自己舀着吃,自己也拿一个勺子,时不时帮着喂几口,之后渐渐减少喂的次数。千万不要怕孩子把自己弄脏,把地弄脏。
    
至于追着喂孩子吃饭,那是十分不好的习惯。这方面,大人要负主要责任,孩子不爱吃饭,那是因为孩子的胃排空不及时,没有饥饿感,家长看见孩子一顿没吃好,接下去就时不时怕孩子饿着,过一个小时吃点饼干,吃得不好,过一会再喝点饮料……这样孩子当然不好好吃饭,胃得不到有效的排空,补满,孩子的消化系统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孩子消化功能只会越来越差。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让孩子有饥饿感,跟孩子约好,半个小时内要把饭吃完,没吃完,就收掉。坚持一到两个星期,应该就可以被改变过来。
                         
胖乎乎,也不见得一定是好事
小孩子胖乎乎的特别可爱,家长们也喜欢看见孩子胖乎乎的,特别祖父祖母这一辈,要说自己孩子过胖,还不乐意。
    
但胖乎乎不一定全是好事。王海燕说,一定要去医院作定期体检,让孩子的生长轨迹保持合理的范围。过胖、肥胖都会为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以后,孩子患上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几率就很高。所以对孩子千万不要过度喂养。
    
王海燕曾经对我市0~6岁儿童肥胖做过一个调查分析,轻度肥胖0~1岁尤其显著,中度肥胖从3岁开始,而重度肥胖多聚集在4~6岁,男童明显高于女童。除了家族肥胖史以外,孩子出生时体重与肥胖有一定联系,出生时超过4000克的占12.21%。婴儿期儿童肥胖,跟是否母乳喂养也有一定关系。王海燕说,配方粉的出现,的确使喂养更方便,如果不掌握好,容易喂养过度,而母乳喂养肥胖率就低。
    
但是一般来说,6个月前的孩子,都不做特别的干预,依然是按需哺乳。
    
添加辅食之后,就要为孩子的健康饮食做打算。不要让孩子摄入过多的脂肪、碳水化合物。
    
有些家长会说,我们孩子没吃什么东西啊。王海燕建议家长备一个小本子,记下孩子每天吃的饮食,包括零食,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到底吃了些什么。
那些有益健康的营养,你都为孩子添加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