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2014-03-21 16:39:21)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王冰

人物名片
王冰
舟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舟山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研究馆员
清明节,与春节一样是中国人民的重大传统节日,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清明节的来源,普遍传为春秋时期晋文公纪念介子推而设,其实,这说的是寒食节,而寒食的习俗则源于更早的“换火”之制;清明期间的扫墓习俗,在西周时期已成形,到了唐代将扫墓日定在了寒食节,民国时期清明节还曾被命名为“扫墓节”;因出城扫墓而带春季郊游,逐渐成踏青节;清明,又是三个传统鬼节之一,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长久以来,清明节已成为一个与祭祀、娱乐、农事相关的综合性节日,其间的习俗,也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祭祀的清明
清明期间举行扫墓等习俗以祭祀亡灵,是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在舟山,此时“各家为青糍、黑饭、牲醴祭墓,封土、插竹,挂纸钱于颠(巅)”(光绪《定海县志》)。
                
扫墓
长久以来,“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清《帝京岁时纪胜》),舟山传统的扫墓情况与此类似,具体有一些相关的习俗。
    
1.物品:
扫墓需要准备的物品有:米饭、蛳螺(螺尾未剪去的)、青饼及其他供品,锄头、扫帚、土箕,纸铜钱、香、蜡烛、鞭炮、阿弥陀经等。
    
2.供祭:
摆放供品,点燃香烛,请亡人享用祭品;
合掌祈祷,请亡人保佑家人平安顺意、兴旺发达;
    
待香烛燃完,供祭结束,将蛳螺与米饭拌合撒于坟墓上,意谓蛳螺壳能让亡人当饭碗吃饭、当箩筐挑谷,同时保佑后代吃食无忧;并烧经纸、燃放鞭炮(近年来此俗已改,现多以鲜花替代)。
    
3.扫墓:
在香烛燃烧之时,清理坟墓周围的杂草,并给坟墓添上新土。若坟碑上字迹模糊,则需要重新用油漆涂描。
    
4.标祀:
即挂纸铜钱,用一米长左右的竹竿,挂上纸钱插到坟墓顶上,标志此坟已有家人举行过祭祀,并非是无人祭祀的野坟。
    
如是合葬墓,墓中几人就挂上几串纸钱。意谓可持此纸铜钱去赶赴清明羹饭。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一】摆放供品,点燃香烛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二】跪拜先人,祈祷平安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三】燃烧经纸,燃放鞭炮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四】在香烛燃烧之时,清扫墓地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五】供祭结束,将蛳螺与米饭拌合撒于坟墓上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六】挂纸铜钱,墓中几人就挂几串
                
上坟
在舟山的语境中,扫墓与上坟是有些区别的。上坟,一般是指给新坟扫墓。
    
1.物品:
上坟需要准备的物品有:桌子、凳子及祭祀的器皿,米饭、老酒、9~12个菜和必备青饼,香烛等及其他祭祀用品。
    
2.供祭:
在供祭亡人的过程中,同时要在旁供奉土地菩萨,祈祷对亡人多加庇护。
    
待供祭结束,要将供品中的菜肴挑少许撒向四周,意谓:一用此饲附近的野鬼,二用此与附近的鬼魂分享,以向他们示好,避免跟亡人争食家人的供祭。
    
3.哭亲:
舟山有些地方有上坟“哭亲”的习俗,即亡人的女儿或媳妇在供祭的同时,要哭喊亡人的名字,意谓此举可避免死者投胎时成为聋子。哭亲,一般要连续三年。
    
4.年限:
若新坟第一年用了“上坟”的习俗,则连续三年要如此操作,此后则视为老坟,清明期间扫墓即可。
    
若新坟第一年未用此“上坟”习俗,则此后两年也不必用。
    
5.草夹棺材:
六横地区旧俗,人死后放入棺材,需将棺木放在露天三年,俗称“草夹棺材”。
    
在第一年,由女儿挑一担“新坟羹饭”到“草夹棺材”供祭;待三年后棺木入坟,女儿再挑一担“新坟羹饭”到坟墓供祭。此后视同老坟,行扫墓之礼即可。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在供祭亡人过程中,在旁供奉土地菩萨。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亡人的女儿或媳妇要哭喊亡人的名字,连续三年。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供祭结束,要将供品中的菜肴挑少许撒向四周。  
            
其他祭祀
在中国,清明与中元、下元一样,是传统的鬼节。因此,清明期间除了到亡人坟墓扫墓上坟之外,还要在家中举行祭祀仪式。
    
1.清明羹饭:
清明节的三天中,居民在家中要办清明羹饭,其祭品摆设、祭拜程序与过年时的祭祖羹饭相同。
    
2.老三伯羹饭:    
在夜晚做清明羹饭的同时,屋外地上要另设“老三伯羹饭”,以飨特殊的“老三伯”鬼魂。“老三伯”又称“老三人客”,专指三种鬼魂:一是在母胎中就死亡的小鬼;二是出生后早夭的小鬼(如俗称的“六日头”);三是未婚的男女死鬼(包括未举行过正式婚礼的,俗称“大老三”)。“老三伯羹饭”比较简单:用米筛或翻转的脚桶当桌面,点燃三支香,摆放3双筷、3杯酒、3碗饭、3碗菜肴,可同时增放糕饼水果之类。祭拜程序与其他羹饭相同,一般一支香的时间结束。
    
3.禁忌:
相传,清明节前后的三天里,城隍不出巡,夜晚之后是鬼魂的世界。因此,在这3个晚上不宜出门。
  
※注:
1.本文部分资料参考《昌国遗风: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2.左六幅为扫墓程序;右三幅为上坟特别程序。
【图文解读舟山非遗文化——清明祭祀】 <wbr>清明,插花戴柳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