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用体温对抗水温

唐兰
11岁就参加舟山市少体校,进行游泳专项训练的朱阿姨,一直很喜欢游泳。
10年前,她开始冬泳 ,几乎每天下午4时都会到沈家门游泳池报到,坚持到了现在。
气温10℃左右,沈家门游泳池边上,一群“勇士”,正摆动着身体,做着热身。几秒之后,一声枪响,水花四溅,泳池边上,加油声此起彼伏,60秒后选手们纷纷触壁,从泳池中走出,浑身发红,发烫。
“今天的水冷吗? ”“不冷,还蛮过瘾的。 ”
12月7日,2013年普陀区全市冬泳邀请赛热力开赛。这次比赛的参赛代表队共有八组90人。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是去年的两倍,2006年创办之初的4倍。
在这群人中,最年轻的冬泳爱好者32岁,最年长的67岁了。
普陀区游泳协会的会长郑志庆介绍说:“今天参加冬泳比赛的人都是自主锻炼,自发报名的。 ”
冬泳冠军的冬泳宣言
这次冬泳比赛大背景板上那个奋勇滑行的运动员,正是2007年时参加冬泳比赛的郑志庆。
这次冬泳比赛大背景板上那个奋勇滑行的运动员,正是2007年时参加冬泳比赛的郑志庆。
普陀区游泳协会会长郑志庆,今年60岁,坚持冬泳10多年了。
“早在我们举办冬泳邀请赛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冬泳了。 ”
郑志庆,十几岁参加舟山市少体校,为舟山夺得大小奖项。58岁之时,还拿下了浙江省首届体育社团运动会游泳比赛100米自由泳和50米仰泳两枚金牌。
出生于游泳世家的郑志庆,和弟弟郑志龙、侄子郑海波一起参加了在哥哥郑志富筹建的“沈家门游泳池”的冬泳邀请赛,并取得了100米自由泳的第一,为普陀队赢得了4×50米混合泳的亚军。
“十几岁时,为了比赛被动游泳,现在为了身体健康,自发选择冬泳。 ”冬泳是郑志庆一直坚持的爱好,也是他的事业。他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冬泳中来。
冬泳,要的是勇气和毅力
这次冬泳比赛中参加单人项目的女选手,只有两个。 54岁的朱慧珠便是其一。
这次冬泳比赛中参加单人项目的女选手,只有两个。 54岁的朱慧珠便是其一。
从泳池跃出水面的那刻,朱阿姨显得很兴奋,一直回答我们:“不冷不冷,我每天都游1000米呢! ”
作为“罕有”的女性冬泳爱好者,她认为“惧怕”是冬泳少有女性参加的原因。“冬泳需要勇气,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就能克服这样的心理畏惧。有决心,你们也可以!”
冬泳,离不开长期的锻炼
郑志庆说:“刚接触冬泳的人,下水时会觉得刺骨地疼。但是只要坚持了,就会爱上冬泳。”他介绍,现在长期在沈家门游泳池冬泳的人有30个左右。天热时,他们就开始了每天20趟50米往返游,练习的强度不低于1000米。
郑志庆说:“刚接触冬泳的人,下水时会觉得刺骨地疼。但是只要坚持了,就会爱上冬泳。”他介绍,现在长期在沈家门游泳池冬泳的人有30个左右。天热时,他们就开始了每天20趟50米往返游,练习的强度不低于1000米。
根据气温的降低,游泳的强度也要降低,因为低温会带走更多的能量,就要缩短游泳的距离。
最近舟山10℃左右的天气,最适宜的游泳长度在600~800米左右(有基础的人群)。“2008年最冷时零下7℃,我只能游200~300米,冬泳不可强求。 ”
即使出差,郑志庆也会在当地寻找游泳场所,有一年冬天出差嘉兴,他就找到了一个自然湖泊进行冬泳。
冬泳,收获快乐与健康
除了8个地区和公司代表队之外,还有不少积极响应冬泳号召的个人,在舟山广播电视总台工作的单波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8个地区和公司代表队之外,还有不少积极响应冬泳号召的个人,在舟山广播电视总台工作的单波就是其中之一。
单波今年35岁,是冬泳人群中较为年轻的一个。冬泳坚持了六七年了,因为朋友,单波被带入圈,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常常在冬天的露天水库,进行一周三次的锻炼。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冬泳比赛,获得了100米蛙泳冠军。“冬泳与普通游泳不同,对体能的消耗要求高,同样的距离,冬泳会比较累。但自从游泳后,感冒发烧等疾病就减少了。 ”
在比赛现场,不少50岁以上的冬泳爱好者告诉记者,接触冬泳后“三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
冬泳的确有强健心血管的功能。在冷水的刺激下,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会大大增加。通过人体的调节,皮肤血管会增强收缩,使得血管得到了锻炼,因而冬泳也被称为“血管体操”。经常坚持科学冬泳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有利于人体的微循环,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尝到冬泳甜头的单波表示:“明年会继续参加,等孩子再大点,带着他一起冬泳。 ”
链接:
冬泳好处多多,但并非人人皆宜。
冬泳好处多多,但并非人人皆宜。
三种人群不适合冬泳
16岁以下的少年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特殊,不适合冬泳;
精神不健全的患者由于缺乏自控能力不适合冬泳;
经医生检查,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冠心病、肺结核、肝炎、胃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的人也不适合冬泳。
关于冬泳你需要知道的“七件事”
1.要有足够时间的预热,以使体温升高,但不可造成疲劳。
2.郑志庆提醒:人的头部对温度感知灵敏,冷水对头部刺激很大,冬泳建议要戴好泳帽和泳镜;
3.冬泳的时间应根据气温、水温和人的体质而异。不可在水中时间过长,否则上岸后会出现全身麻木、冷颤不止的现象,这极易损伤某些器官。当水温保持在10~14℃时,一般人在水中游100~500米最佳;而当水温低于10℃时,游泳时间就应当受到非常严格的控制。就大多数人来说,水温在1℃时,游10米即可,当水温在2℃时,游20米最佳,依次类推。
4.冬泳后应注意保暖,并立即运动以恢复体温;切忌马上进入高温房间、烤火或者洗热水澡;
5.饭后一个小时内不适合冬泳,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冬泳的冷热刺激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冬泳适合饭前进行。
6.在水库里冬泳,腰上最好系上“跟屁虫”或者成群结队参加游泳(在普陀,沈家门游泳池每天下午3:30之后免费开放)。
7.一个人坚持冬泳很困难,一定要找个“组织”,相互督促。
前一篇:雾霾刚过,有爱万岁
后一篇:夜间行车,你被闪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