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华:少年时像炮 成名时如车 成熟时似马

黄辉亮
10月30日,普陀山的千年古樟下,全国象棋冠军特级大师于幼华和蒋川巅峰对决。
不远处,中央电视台《象棋世界》节目主持人郭莉萍在讲棋,棋友争得面红耳赤。
棋盘前,于幼华和蒋川却仿若老僧入定,浑然忘我,时而蹙眉,时而托腮,优雅地落子……
最终,这位曾经的“拼命三郎”于幼华以一和一负,输给了有“玉面圣佛”之称的80后蒋川。那一霎,他眉目间的懊恼清晰易见。
比赛前一晚,记者在普陀山采访了于幼华。他很魁梧,戴金丝边眼镜,西装革履。许是连日赶场太累,他满脸倦意。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再说起过往,数十年的起起落落都化作淡然。他不是一个爱渲染的人,在他的记忆里,过往,由一盘盘的棋局铺成。
他不健谈,却也真性情,说起那些动人的片段,不时仰头哈哈大笑。
自学成才,惊艳象棋界
上世纪70年代初,象棋刚刚在新中国恢复。“将军!”象棋在棋盘上的敲击声,在岛城的大街小巷里分外响亮。
于幼华的家在定海半露亭,正是繁华地。11岁的于幼华觉得象棋很是好玩,得空时常常跑去看人下棋。
他与象棋一生的情缘,就此开启。
用他的话说,“天生就是下棋的料”。
1975年,他15岁,与当时的浙江省象棋冠军在宁波对垒。对方见他年少,甚为轻视,却被于幼华的步步狠棋,杀得手忙脚乱。当时,象棋大赛是民间盛事,观战的足有数百人,很多棋迷还记得老棋手那双通红的耳朵,热血澎湃。
那时的于幼华,是一名十足的文学青年。他喜欢看《十月》、《当代》,外国名著在新华书店限量销售,排队等号的漫长时光,他就和小伙伴一起下盲棋。他书架上那本泛黄的《红与黑》,是棋迷连夜排队买了送他的,当时的书价是0.9元,他很是珍视。
两年后,他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冠军。
那时的于幼华,似棋盘上的“炮”,常演隔山打牛的好戏。
棋路坎坷,十余载冠军恨
初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东海农场。前路一眼就能望到尽头,唯一的机会是等待顶替父母的岗位。
相信缘分的于幼华很幸运,被浙江省象棋队的围棋领队看中,将他招进了省队。
17岁的于幼华,走上了此前从未想过的职业棋手之路。
经过专业的训练,于幼华的棋风愈加凌厉,招术近乎玩命般地凶悍,因此得了一个“拼命三郎”的绰号。
1982年,他被授予首批国家象棋大师的称号。接下来的几年,他多次称雄象棋大赛,曾先后6次打进全国个人赛六强。“六出祁山,必有斩获!
那时的于幼华年轻气盛,就像棋盘上的“车”,横冲直撞,下棋非输即赢,非得下出个分明来。1986年的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上,那盘本可以和的棋,“凌厉”地输了。那是他离全国象棋冠军最近的一次。那次错过,他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从意气风发的少年等到两鬓斑白。
2002年,于幼华进入不惑之年,心态早已平和,不再想冠军之事。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当年的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上,于幼华连败徐天红、陶汉明和吕钦3位全国冠军,打破十大棋王垄断全国冠军的格局,成为新中国第11个象棋棋王。他淡然地笑着,“老天也觉得该给我了吧!
随遇而安,期待再闪光芒
都说于幼华棋风凌厉,但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却是顺其自然,这许是历经风雨之后的彻悟吧。“不强求,方合棋理。
他说,曾经的凌厉,是因为当时的象棋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撑,棋手们个个放得开,玩的是外家功夫。如今,象棋理论的研究已相当成熟,棋路也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高手对决,往往点到为止。局外人,不懂局里人的杀伐,会觉得对局不再如从前那般激烈。
在假棋盛行的当今,他分外想念那个纯粹的年代:对局时该杀就杀,散了局仍是拍肩谈笑的好友。
现在,于幼华担任浙江省象棋队的教练。把爱好当了工作,久而久之,也会觉得枯燥,只有赢了棋才有趣。“生病时,赢一场比赛,病就全好了,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
这一生,因为象棋,不孤单,他也得到过许许多多纯粹的友情和敬慕,“也算值了!
面对后起之秀,他很泰然,再突破自己虽有些力不从心,但他还想在退役前再发一次光,“能在60岁时,听别人说于幼华还是那么厉害,就够了。”
这个时期的于幼华,像“马”,懂得了迂回,懂得了倚马可待。
舟山象棋,能否再续辉煌
舟山曾是中国象棋之乡,有过辉煌的历史,培养出了诸如“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于幼华、“全国首届农民赛冠军”刘幼治这样的一批中国象棋精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舟山象棋最繁盛的时期。
舟山市棋类协会秘书长刘继军说,当时几乎每月都有象棋赛事,全市公开赛、棋士等级赛、锦标赛、棋王赛,几乎涵盖了从棋场高手到普通爱好者,舟山少儿象棋队更是省内响当当的种子队。
舟山棋王赛的盛况,不亚于阿城的名作《棋王》中所叙的场景。因当时百姓的娱乐活动相对单一,每逢赛事,都如过节般开心。棋手挑灯夜战,设在舟山灯光球场的大棋盘讲解,往往座无虚席,整个赛场灯火通明,比赛结束,围观者仍意犹未尽,随即在街头巷尾摆开对局,以尽余兴。
时至今日,舟山的象棋辉煌不再。棋迷渐趋老龄化,偶有闪光,也多是少年儿童的荣誉。刘继军,以国家级裁判的身份,奔走于全国各大棋类赛事,也为舟山的象棋复兴,奔忙着。